请问这是什么型号的坦克

请问这是什么型号的坦克,第1张

错了,这是加了莱茵金属升级套件的豹二A4+主战坦克,被称为主战坦克革命,详细资料自己上网查 ,楼下的猪听清楚,权威杂志兵器2011年4a上对这种坦克作了详细介绍。豹2a7跟着长得不一样 自己上百度搜去。不知你看的是哪个网站S B!

豹2A4型坦克前身

豹2设计始于1960年代末期由克劳斯-马斐(Krauss-Maffei)制造。主要技术源于当时的西德和美国的MBT-70/KPZ70计划。1970年两国因该计划达不到两国军方的要求流产后。西德在该计划的设计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车体、炮塔和火炮,发展成为豹2型主战坦克。 豹2的主要特点是在当时的西方国家中率先使用了120毫米口径主炮、1,50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液压传动系统、高效能冷却系统和指挥仪式火控系统。成为西方国家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主流坦克。多次在加拿大陆军杯(CAT)比赛中夺冠,其设计思想影响了多个国家的主战坦克的设计。 截至到20世纪末,豹2型坦克共生产了约3,100辆。装备国家除德国外,还有荷兰、瑞士、瑞典、西班牙、丹麦、挪威、奥地利、波兰、土耳其等。 豹2 豹2第一正式版有时也称"A0" 以区别其他版, 亦指本系列第一款. 此款在1979十月到1982三月之间生产, 总计380辆. 209 辆于 Krauss Maffei 厂生产另外171辆于MaK厂生产. 配备有WNA-H22电动液压双向炮塔, 火控电脑, 雷射测距仪, 风向感应器,通用望远镜EMES 15, 和全景观测镜PERI R17, 炮塔观测镜FERO Z18, 炮塔上部有一电脑控制的测试装置RPP 1-8. 其中200辆装有低光度监视器(PZB 200) 整合热成像仪. 教练车则有双底盘. 豹2A1 包含一些小改良和加入了炮手热感应瞄准仪[9] 第二批豹2也就是命名为2A1 的这批坦克总共有450辆生产248 辆于 Krauss-Maffei 厂(底盘编号10211 到 10458)202辆于Mak厂(底盘编号20173 到 20347). 1982三月到1983十一月间生产完毕. 两大改进是用了M1艾布兰坦克同等级装甲, 和重新设计的过滤器减少加油时间. 第三批300辆165 辆于Krauss-Maffei厂(底盘编号10459到10623)135辆于MaK厂(底盘编号20375 到 20509) 1983十一月到1984十一月生产完毕, 比上一批包含了更多的小修正. 豹2A2 此型是为了升级第一批次的早期豹2而生, 后来也连带升级了二三批次. 首先逐步换装了第一批次的观测镜成为相容EMES 15 的PZB 200观测镜(有热感应影像能力). 还换装了前油箱使其可以分开加油, 加强了偏流板和大盖板以增加核生化防御力. 最后还装了一具五米的新拖引绳卷. 升级案在1984开始1987结束第三四五批次也都升到同样标准. 第一批次老豹2的升级版A2有个最容易辨认的外观特点;就是原本旧式火控系统的风向感应器被移走后换了一片圆形盖板. 豹2A3 第四批次生产的300辆165 辆由Krauss-Maffei 厂生产(底盘编号10624 到 10788) 135 辆由 Mak 厂生产(底盘编号20510 到 20644) 都在1984年12月交货. 主要变更是增加了SEM80/90 数位无线电套件(此时豹1也换装该套件), 弹药的再装填口也焊死. 此批小修改的就称为2A3.

编辑本段技术性能

豹2(A4型)主战坦克全重55吨,乘员4人。该坦克的设计把乘员生存力量于20项要求之首位。车体和炮

塔均采用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呈尖角状,增加了厚的侧裙板。炮塔外轮廓低矮,防弹性好,设计时考虑了中弹后的防二次效应问题,将待发弹存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弹药与战斗舱隔离。该坦克采用集体防护式三防通风装置。第五批生产型豹2坦克开始安装英国格莱维诺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 豹2坦克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20mm滑膛炮,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炮管系用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坦克弹药基数为42发,其中27发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发储存在炮塔尾舱里。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弹药。莱茵金属公司已研制了5代120毫米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中DM13长径比为12:1,DM21长径比为14:1,更新型的DM33、DM43、DM53则具有更大的长径比。最新的型号可配用于豹2A6的L/55滑膛炮,穿甲性能大幅提高。 辅助武器包括莱茵MG3A1式7.62mm并列机枪和MG3A1式7.62mm高射机枪。炮塔两则后部各装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有8具发射器。 火控系统是采用指挥仪式稳像火控系统,具有易于稳定和很高的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车长配有PERI-R17型稳定的周视主瞄准镜。炮长有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 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装在EMES 15型瞄准镜中的热像仪能使火炮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或者对伪装的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炮长还有1个辅助的FERO-Z18型望远式单目夜间瞄准镜。 坦克样车原采用蔡斯EMES12型激光测距仪,生产型车采用美国休斯公司专利的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并与EMES15型炮长主瞄准镜组合为一体。激光测距仪最大测量距离为9990m,精度±10m。火控计算机由通用电气德律风根的FLER-H型混合式计算机发展为在第五批豹2坦克上安装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豹2坦克装有MTU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功率为1103kW(1500马力)。传动装置采用伦克HSWL345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车体每侧有7个负重轮、4个托带轮、1个后置主动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履带调节器。

编辑本段机动性能数据

公路最大速度 72km/h 越野最大速度 55km/h 0-32km/h加速时间 7s 燃料容量 120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涉水深 无准备 1.00m 有准备 2.35m 潜渡深 4.00m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30% 攀垂直墙高 1.10m 越壕宽 3.00m

人类很早以前想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了限制。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某些光学装置能够“放大”物体。比如在《墨经》里面就记载了能放大物体的凹面镜。至于凸透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可能已经无法考证。凸透镜——有的时候人们把它称为“放大镜”——能够聚焦太阳光,也能让你看到放大后的物体,这是因为凸透镜能够把光线偏折。你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其实是一种幻觉,严格的说,叫做虚像。当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以特定的方式偏折。当我们看到那些光线的时候,或不自觉地认为它们仍然是沿笔直的路线传播。结果,物体就会看上去比原来大。

单个凸透镜能够把物体放大几十倍,这远远不足以让我们看清某些物体的细节。公元13世纪,出现了为视力不济的人准备的眼镜——一种玻璃制造的透镜片。随着笼罩欧洲一千年的黑暗消失,各种新的发明纷纷涌现出来,显微镜(microscope)就是其中的一个。大约在16世纪末,荷兰的眼镜商詹森(Zaccharias Janssen)和他的儿子把几块镜片放进了一个圆筒中,结果发现通过圆筒看到附近的物体出奇的大,这就是现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前身。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6�1胡克在用他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一个“单元”结构。胡克把它们称作“细胞”。不过,詹森时代的复合式显微镜并没有真正显示出它的威力,它们的放大倍数低得可怜。荷兰人安东尼�6�1冯�6�1列文虎克(Anthony Von Leeuwenhoek ,1632-1723)制造的显微镜让人们大开眼界。列文虎克自幼学习磨制眼镜片的技术,热衷于制造显微镜。他制造的显微镜其实就是一片凸透镜,而不是复合式显微镜。不过,由于他的技艺精湛,磨制的单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将近300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显微镜。

当列文虎克把他的显微镜对准一滴雨水的时候,他惊奇的发现了其中令人惊叹的小小世界:无数的微生物游曳于其中。他把这个发现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引起了一阵轰动。人们有时候把列文虎克称为“显微镜之父”,严格的说,这不太正确。列文虎克没有发明第一个复合式显微镜,他的成就是制造出了高质量的凸透镜镜头。

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复合式显微镜得到了充分的完善,例如人们发明了能够消除色差(当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的时候,它们折射的方向略有不同,这导致了成像质量的下降)和其他光学误差的透镜组。与19世纪的显微镜相比,现在我们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原因很简单:光学显微镜已经达到了分辨率的极限。

如果仅仅在纸上画图,你自然能够“制造”出任意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但是光的波动性将毁掉你完美的发明。即使消除掉透镜形状的缺陷,任何光学仪器仍然无法完美的成像。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光在通过显微镜的时候要发生衍射——简单的说,物体上的一个点在成像的时候不会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衍射光斑。如果两个衍射光斑靠得太近,你就没法把它们分辨开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再高也无济于事了。对于使用可见光作为光源的显微镜,它的分辨率极限是0.2微米。任何小于0.2微米的结构都没法识别出来。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之一就是设法减小光的波长,或者,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且速度越快,它的“波长”就越短。如果能把电子的速度加到足够高,并且汇聚它,就有可能用来放大物体。

1938年,德国工程师Max Knoll和Ernst Ruska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52年,英国工程师Charles Oatley制造出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显微镜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由于电子的速度可以加到很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10-9m)。很多在可见光下看不见的物体——例如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现出了原形。

用电子代替光,这或许是一个反常规的主意。但是还有更令人吃惊的。1983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Gerd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发明了所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激进,它完全失去了传统显微镜的概念。

很显然,你不能直接“看到”原子。因为原子与宏观物质不同,它不是光滑的、滴溜乱转的削球,更不是达�6�1芬奇绘画时候所用的模型。扫描隧道显微镜依靠所谓的“隧道效应”工作。如果舍弃复杂的公式和术语,这个工作原理其实很容易理解。隧道扫描显微镜没有镜头,它使用一根探针。探针和物体之间加上电压。如果探针距离物体表面很近——大约在纳米级的距离上——隧道效应就会起作用。电子会穿过物体与探针之间的空隙,形成一股微弱的电流。如果探针与物体的距离发生变化,这股电流也会相应的改变。这样,通过测量电流我们就能知道物体表面的形状,分辨率可以达到单个原子的级别。

因为这项奇妙的发明,Binnig和Rohrer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年还有一个人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Ruska。

据说,几百年前列文虎克把他制作显微镜的技术视为秘密。今天,显微镜——至少是光学显微镜——已经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工具,让我们了解这个小小的大千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233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