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里巴巴开始了测试人员配比减少的动作以后,业内各个公司纷纷效仿,现在很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的测试配比也逐渐减少,测试这个群体,可能已经没有几年前的那么庞大了。
那测试配比为什么需要减少呢?我们先来看现在的测试流程:
开发一完成功能开发就把版本扔给测试人员,不过这个版本由于没有经过充分的自测,代码Bug太多,导致测试人员花时间报了很多Bug,然后开发花很多时间修改Bug,第二次的版本,可能质量还是很差,这样多次的版本往复,其实效率是很低的。
其实Bug也是需要代价的。测试人员发现Bug、报Bug、跟开发沟通、开发修复Bug,这其中需要花很多时间。那如果开发能做比较充分的自测,把Bug消灭在版本提测之前,那起码测试人员报Bug、跟开发沟通、验证Bug的环节可以省下来了。
另外,如果开发做充分的自测,测试版本也可以更少,以前需要4次打版本的,现在可能只需要2次,流程会走得更顺。
现在在IT业界,在阿里等公司的影响下,很多高管其实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会开始测试人员减少的活动。
那我们继续深入来看,这个活动,对于测试从业者是利好还是利坏?
如果随着测试配比的减少,开发人员能承担大部分的手工测试工作,那测试人员做什么呢?其实,我觉得测试人员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虽然开发能保证自己代码的质量,但是开发人员往往对自己的那块业务比较了解,对其他人的业务就没那么了解,整体上最懂业务的往往还是测试人员,所以,测试人员对业务的深刻理解、测试思维和测试设计的全面性将变成核心竞争力。由测试人员设计测试用例,大部分让开发去实施,最后测试人员进行验收。
大部分的质量由开发自己保证了以后,测试人员可以转而在流程上进行规范,比如说,及时地统计开发人员的Bug数量,推动开发进行代码Review、并组织Bug回溯等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持续的推动,保证项目的质量始终是好的。
测试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功能测试解脱出来以后,还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非常有意义,但是一直都没有时间做的测试,比如说: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专项测试等。这也将变成测试人员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理解了,对于那些有技术追求的、流程管理能力强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而对于纯手工功能测试的人员来说,只能往第一点业务专家的方向发展,核心竞争力可能会比较薄弱。
上面写的所有文字都只是猜测。不过,测试业界的这股风已经吹起,还会继续。我觉得测试行业的容量减少没关系,关键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期望所有的测试从业者都行动起来,把握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测试这个职业更加具有技术含量。
那我们再来考虑云测试平台对测试从业人员的影响。
自动化的云测试平台,如果发展的好,期望自动化地能解决APP在不同机器执行的兼容性问题,但是APP本身的功能点还是需要由最懂业务的测试人员去理解并设计用例、质量的监控也是持续要做的,而且,专项测试、性能测试等也是需要的。
如果是众测类的人力云,可能可以解决那些逻辑不太复杂的新项目的测试问题,但是对于本身逻辑复杂,功能模块多的、性能要求高的APP来说,还是需要专职的测试人员的。一般的公司也会选择自己招测试人员解决。
所以,云测和众测平台将来可能也只是测试的一个补充,对测试从业者的影响可能是不会很大的。
https://www.testin.cn/
Testin 是国内较早涉足云测试领域的平台之一。终端种类及数量都比较全面。提供远程真机测试、标准/深度/遍历兼容测试、自动化测试、测试专家驻场等。支持 Android 与 iOS 系统。但目前仅少部分服务为免费,绝大多数服务为收费项目。
https://utest.21kunpeng.com/home
介绍:腾讯旗下的云测试服务平台,拥有超过 3000 台真机实验室,覆盖市面 99% 主流机型。拥有十年终端测试服务经验,提供兼容性测试、自动化测试、云真机、设备分享等多种服务方式。
官网: http://mtc.baidu.com/
介绍:百度 MTC 是百度开放平台旗下的移动云测试中心。提供超过 1500 款热门机型。提供的测试服务种类有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并且提供了脚本录制工具,类似 Testin。
百度 MTC 的服务目前主要为收费服务。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mqc
介绍:阿里 MQC 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测试平台。提供大量热门机型,支持 Android 及 iOS 系统。提供兼容性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以及稳定性测试。
分析国内各大云平台:1.青云和AWS中国,产品真的很棒,但是没有Paas平台,高价格也对得起他的好产品。
2.Ucloud,金山云和腾讯云,感觉游戏专用了,没有Paas
3.新浪云有SAE但是SAE是用沙盒而非docker实现的,不支持requirements,部署不方便,且新浪云的云主机还在测试。
4.美团云,华为云,天翼云....都是打酱油的
下面重点分析阿里云和百度云:
阿里云和百度云都有Paas服务,都有云服务器,都有弹性计费,一款app开发需要的所有后端服务器2大平台基本都能满足:
1.数据库服务器需要高IO,这一点百度云完胜,用hdparm命令测试出来的百度云服务器的IO高达400MB/sec,而阿里云普通的最高才40Mb/sec 后来阿里云推出了SSD云盘,但是吞吐量要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min{50+0.5*容量,256}MBps 简单解释来说就是高io限制为256Mbps,基础速度为50MBps 每增加10G增加5MBps,阿里云美其名曰数据量越大需要的IO也越大,但是假如我有10G的数据库文件,我就想要高IO,如果我想获得100MBps的吞吐量的话我必须买一块100G的网络硬盘,另外90G要空着才能获得想要的速度。
2.阿里云和百度云都有免费快照,所以我觉得创业阶段完全没必要搞docker,这种东西还是让专业人员去搞吧,快照和自定义镜像已经完全能满足日常运维需求
3.百度云有中国最好的Paas:BAE基础版,我非常想用,但是很可惜,这个是部署在单独机房里的,访问百度云其他服务都是走的外网!而后来BAE出来了个专业版是在百度云主机房里了,但是贵的要死,随放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