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来了,VR/AR概念似乎回暖了。投资、咨询、市场分析等领域里关注5G+VR/AR的人又多了起来。然而也有不少从业者认为5G+VR/AR纯属概念炒作,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毛线关系,甚至大有谈5G就踢群的架势。
所以5G+VR/AR到底有没有真实的价值?在做了相关的研究后,我们认为:
1、5G的大带宽特性对于VR的价值是在线观看5K以上分辨率的全景视频,对于AR在现阶段价值不大。
2、5G低时延特性的价值是通过云游戏技术提升画质,同时帮助云游戏技术降低其“网络时延”,使得采用云游戏技术方案的VR/AR产品的“运动到成像时延”能够达到20毫秒的及格线以内(“网络时延”是“运动到成像时延”的组成部分)。
3、5G的低时延特性并无法直接帮助现在的VR/AR产品降低“运动到成像时延”。
下文我们将详细拆解5G与VR/AR的关系。
对于AR来说,5G的大带宽有什么作用?
当前行业所畅想的AR眼镜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手机的大屏化:将手机操作系统变成一个大屏的、多窗口的体验。
手机的大屏化场景所需的网络带宽与现有手机和PC无差异,5G无法提供额外的附加价值。
第二类是原生AR体验:即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现实中的场景,将虚拟信息有机的叠加到现实的场景中。
原生AR体验往往是基于3D图形的,5G大带宽的作用主要是提升3D模型的实时加载速度,让3D模型无需提前下载到本地,只有需要用到的时候再从云端进行加载,减少包体大小(注意,这并不是云游戏的技术方案)。
然而3D图形加载速度这个改善的价值十分微小。受限于移动设备的算力,3D模型文件体积并不大,而且大部分应用场景对于实时加载的需求也并不强烈。
只有等到对3D模型的精度需求极高、对3D模型实时加载的需求很强的情况下,5G才有其发挥的价值。目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是VR/AR Telepresence(又称VR/AR Holoportation),即将人体进行3D重建或体量捕捉(Volumetric Capture)后,远程进行近似于面对面一般的VR/AR通信。不过这样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消费市场还很遥远。
另外,由于AR眼镜并不适合观看全景视频,因此5G的大带宽也无用武之地。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相比于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更快的移动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灵活的业务部署能力。体验的速率可以达到2Gbps,比如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几秒钟。温馨提示:办理联通5G套餐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速率。
带宽越大,数据传输速度就越快,可以有效实现双向数据同步传输,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同时降低丢包率,从而保证了稳定性。这样的云服务器可以满足游戏、电商等业务的需求。
在安全方面,带宽越大,遭遇ddos、cc等流量攻击时就越安全。因为DDoS、CC等攻击都是用大流量消耗网络带宽资源,如果服务器带宽偏小,很容易造成信道堵塞,使业务宕机。而大带宽能够预留更多缓冲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大带宽可以同时容纳的在线用户数多,即在单位时间内,网站可以承受的访问流量更高。所以即使出现较高的并发访问,也不容易带来卡顿,用户体验会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