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完成全球首个2.6G载波聚合测试:峰值速率2.2Gbps

华为5G完成全球首个2.6G载波聚合测试:峰值速率2.2Gbps,第1张

华为官方宣布,华为联合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 采用华为巴龙5000 5G基带(2T4R)和双160MHz基站(工作带宽和滤波器带宽均为160MHz),完成了全球首个2.6GHz NR 160MHz频谱带宽下的2CA双载波聚合测试,实现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2.2Gbps,而此前100MHz单载波在杭州首发时单用户下行峰值约为1.4Gbps。

这是华为5G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也是推进2.6GHz NR产业成熟进程中的又一个关键进展。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成更大的带宽,从而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升上下行速率。5G时代因为频谱资源紧张,载波聚合的需求和作用将更明显。

据了解,本次测试在杭州市典型的密集城区武林商圈进行, 由华为提供终端、无线、核心网端到端5G解决方案 ,无线基站使用华为2.6GHz支持160M、4/5G共模的 64T64R AAU ,测试终端采用华为基于巴龙5000基带的 2T4R UDP (芯片验证终端),率先支持Sub 6GHz 2CC载波聚合。

通过在5G AAU上配置两个5G载波,配合终端能力,实现单模块支持2CC载波聚合。

今年以来,华为和中国移动持续深入合作,在2.6GHz NR的规模试验和商用推进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先后完成2.6GHz连续组网实现Gbps体验、基于巴龙5000打通2.6GHz NR SA架构First Call,以及本次2CC CA测试。

基于5G AAU的2CC CA测试站点

带宽测量方法

(1)监测站对信号带宽的测量

由于在监测站对发射的测量是实际条件下进行的,信号经过一定的传播路径,监测结果会受到测量值的波动、干扰、噪声以及测量设备响应速度的影响,因此实际测量方法在不断地更新。

FM和AM信号的带宽会随着调制内容不断变化,在这些情况下,监测站重点测量一定时间范围内最大占用带宽和“x-dB”带宽。ITU-R建议SM.443建议监测站应暂时采用在26dB处测量带宽的方法(即“x—dB”带宽中X=26),作为对带宽的估计。

现代监测/测量接收机是建立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基础上的,使用该技术能够以“x-dlB”或β%两种方法确定被测信号的带宽。β%方法是较好的方法,因为它允许带宽测量独立于信号的调制。特别在测量数字信号的带宽时,在无法获得其技术上的识别信息和低S/N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在实际的无线电干扰案例中,“x—dB”的方法更为有效。

(2)测量“x—dB”的直接方法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会用诸如频谱分析仪和FFT功率比法等的方法来获取信号的频谱,“x-dB”带宽可从频谱中直接读取。下面介绍固定0dB参考电平,以确定多种发射类别的“x-dB”带宽和“x-dB”电平值。

ITU—R建议SM.443中提到“在占用带宽测量方法被完善得充分考虑了监测站活动的特定特征之前,这些监测站应继续使用这里介绍的“x-dB”方法在一26dB进行测量,并针对发射类别采用修正因子,以确定占用带宽”。

一、下载测试法

下载测试法主要是将一个大型的文件放置在服务器上,然后通过下载的方法来对带宽的下载速度和稳定性进行测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特别是对于搭建下载网站或者在线视频这种需要大带宽支持的用户来说。不过通常这种方法也需要服务商的配合。一般情况下:

1Mbps的带宽下载速度:100K-150K/S

2Mbps是200-280K/S

4Mbps是400K-500K/S

8Mbps是800-950K/S

10Mbps光纤共享能达到1M-1.5M/S

注:(1Mbps宽带理论下载速度128K/s,2Mbps宽带理论256K/s,4Mbps是512K/s)

2、使用Ping测试网速

通过ping

服务商所提供的IP地址来对网络的当前情况进行测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是对带宽的一个估算,而不是直观地将数值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测试服务器的访问速度稳定性。

3、使用测试网站

只要用户在搜索引擎上一搜,其实有很多网速测试网站可以进行网速测试,是最常用的网速测试方法,而且用户根据网络使用情况选择测试线路,测试点遍及全国各省、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海外国家,用户可选择任意测试点进行测试,网站采用flash实现测速功能,可视化的测试过程,测试结果能准确反映本地网络速率,无需下载安装插件或添加额外设备,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4、使用路由跟踪

常见的路由跟踪命令行 windows有Tracert和winmtr, Linux下有traceroute和mtr,

windows的winmtr是带gui的使用比较简单。根据以上带宽的速度,然后除页面文件大小,乘以打开页面的时间(秒为单位)。这样就可以算出1M带宽能同时承受多少人访问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321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