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放大镜辨别瓷器真假的方式如下:
1、看氧化程度
用高倍数放大镜,可以发现古瓷其内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数放大镜下可显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别。
2、看磨损现象
古瓷是已经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风化,在顺着太阳光线,用几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古瓷器表面的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深浅粗细不一;而往往新瓷则无这一现象,很多作假者都是用砂纸摩擦,在线条、方向和力度方面几乎都一样。
3、看纹饰绘画
古代瓷器上大多有绘画,仿假品大多笔力拘谨,且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摹,必然需要十分小心谨慎,所以所画出来的纹饰缺乏灵魂,拘谨生硬,令人感觉不自然,用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出来。
扩展资料:
其他辨别瓷器真假的方法
1、仿品无使用后的光滑感
古陶瓷真品大都经理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在表面上均留有很自然的包浆,还有不太强也不太弱令人非常舒适的光滑感。仿古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上手把玩,是没有上述古瓷器的光滑感的,人工作旧的仿古作伪瓷器,其光滑陈旧感是非常不自然的。
2、仿品釉面光泽度过强
光泽度过强这一点也是因为没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形成的光滑感,仿品釉面光泽度显得过强,有人称这种现象叫“火刺”,釉面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不泛青不是老瓷。
3、同一瓷器有两件以上甚至大量
古代留下来的陶瓷数量是有限的,而仿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生产,所以只要看到同一品种的瓷器有多件相同的出现在市场,这时候藏家们就要谨慎小心了。
现代仿品。这件瓷器的原型应该是仿宋哥窑天青釉盘龙四兽笔洗。1)钵体的釉面上有网状开片,俗称“金丝铁线”,这是哥窑作品的典型特征。主要原因是胎体在高温状况下受热自然碎裂而成的。2)顶口的胎体上烧有浮龙,龙上则使用了“黏定”的技法附制了两对大鲵和蟾蜍,所以叫做盘龙四兽笔洗。3)釉面呈雨过天青色,故称天青釉。目测为仿品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两张照片在不同光线下有明显的折变色现象,说明釉料中掺入了抛光剂,因为现代烧制技术都是高温快烧,加入抛光剂是为了快速定色,而抛光剂受热后会出现荧光和失真现象。所以这肯定是现代技术了,真正的宋哥窑作品是不会因光线变化而折变色的。
2)第二张照片的龙爪上有强烈反射现象,真正哥窑作品虽然也会有,但因为手工制作的关系,釉层厚薄不匀,所以反射是暗淡不均的,不会这么亮,这么集中。
3)最大的破绽是兽身边上的一圈褪釉和脱釉现象,真正的哥窑加兽作品一般烧三遍,第一遍烧钵体,第二遍加兽烧,第三遍再整体烧,着釉较深,浑然一体,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部脱釉、褪釉现象。这肯定是现代粘着技术的“成果”了。
4)哥窑作品,即使是仿哥窑作品,很少采用这么亮的釉色,一般力求古朴清淡,主要是天青釉、粉青釉、月白釉,而这件瓷器则是明显的青蓝釉,这是明晚期仿品才会出现的品种。
5)哥窑本身存世量极少,而顶口加兽的作品更是以个位数计,几乎屈指可数,而且全部存放在各大博物馆。所以退一步讲,即使这件作品是真的也是古代仿品,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头我在介绍品名的时候要加个仿字了,是仿哥窑,而不是哥窑。
6)釉面上不几攒珠聚球。
所以,综上所述。几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这是现代仿品,而且年代应该不会早于上世纪70年代。
不一定。铁锈花装饰是一种用毛笔蘸颜料,直接在施过白色化妆土的半干瓷胎上或者施过黑色釉的半干瓷胎上绘画,再罩一层透明釉后装入匣钵入窑经1300摄氏度的高温一次性烧成。因为颜料是用一种就地取材的叫作斑花石的含铁矿石碾碎制成,烧成的器物上所绘花纹呈现出绛红色、黄褐色,与氧化铁的颜色相近,色泽鲜艳、永不褪色,因而被称为铁锈花。
1、铁锈花,瓷器釉色名。一种结晶釉。在黑釉层里呈现灿烂闪光的褐色花纹,是宋代山西黑瓷的特征。
黑釉是山西省的大宗产品,烧制黑釉瓷器,是山西窑场的长项,其实黑釉并不都是纯正的黑色,是有浓淡深浅色差区别的,即使同一地区、同一窑口,甚至是同一作坊,由于釉料配置的细微差别和含铁量的差异,每次烧窑时窑内气氛变化的不同,高温值和高温值持续时间的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出窑后的不同色调,出现黑、黑褐、酱、茶叶末等深浅不一的釉色,所谓窑分五色,其实都归属于黑釉器。
宋辽金以后山西的窑场普遍使用馒头窑,以煤作燃料。煤比柴起火慢,火候的掌握和控制比柴烧难得多,但是起火后火焰旺盛猛烈,燃烧时间长,山西的窑工能很好地驾驭煤火,当温度达到了釉的玻化范围时,有意识地把升温速度放慢,保证了釉的充分融化和流动,使釉面既光亮又有厚度。厚釉能使剔刻花具有更强的浮雕感。
瓷器的一种彩绘装饰。制作技法是:在施好黑釉的坯体上用含氧仙铁的斑花石作着色剂绘纹饰,在高温烧造过程中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铁锈花是北方磁州窑系宋、金、元时期特有的工艺。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也生产黑釉铁锈花瓷器。清代寂园叟的《陶雅》中有“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的记载。这时的釉料配方主要是含铁和锰,釉呈赤褐色。
2、铁锈花,瓷器装饰彩品种之一。即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作颜料,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图案中的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故名。铁锈花为北方磁州窑系宋、元、金时期的特有品种。
磁州窑系。在历史上曾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
磁州窑创造性地结合当时流行的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因而瓷器上的纹样更显自然洒脱、清新质朴,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神韵,有人把这种手法比作“以泥胎当宣纸,以斑花石粉为墨汁的挥毫”。与传统的剔、刻、划装饰手法相比,摒弃了费时费工的繁琐,铁锈花装饰手法充分发扬了中国写意画中的笔力与速度,苍劲阴柔、意趣横生、线条流畅、轻松活泼的优势,更能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因而很受民间欢迎,铁锈花装饰迅速在北方流行。
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的结晶釉的一种,特点是釉层里呈现灿烂的褐色花纹,宋代山西黑瓷即见有此种装饰,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也有铁锈花的生产,其釉料中除铁外,还有适量的锰,釉面呈赤褐色。清寂园叟《陶雅》有载曰:"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
其制作方法为: 在施好黑釉的坯体上用含氧化铁的斑花石作着色剂绘纹饰,在高温烧造的过程中,纹饰中的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