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托管收费标准是什么,一般怎么收费

服务器托管收费标准是什么,一般怎么收费,第1张

服务器托管价格收费标准是什么?服务器托管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

1、机位费用

2、带宽费用

3、IP数量

根据你所选择机房线路和带宽大小的不同,费用也不一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很多服务器托管客户所关心的服务器托管收费问题!

一、机器大小

服务器大小是按照U来定的,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计量单位:高度或厚度),是unit的缩略语。1U标准:长65cm 宽55cm 高4.45cm 。2U标准:长65cm 宽55cm 高8.90cm。

1U服务器托管费用比2U费用低些,但是1U服务器空间有限,在后期硬件升级和机器散热性都有一定的限制。而2U服务器空间大对后期升级CPU、内存、硬盘都很方便,机器散热明显比1U要强。

二、带宽费用

服务器托管收费第二个因素是带宽,香港服务器托管带宽包括BGP带宽,CN2带宽,国际带宽以及本地带宽。

三、IP的数量

正规IDC服务商一般来说会有标配免费IP一个,但是一些企业需要多IP的话,可以额外购买,超出按个计算,一个是100元/月。

以上3个方面考虑是决定服务器托管收费标准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以上3个方面就可以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IDC服务器托管机房。

首次托管服务器经验

随着个人创业及小型公司企业的增多,使用服务器提供相关资讯、下载、邮件等服务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像近年来网络创业的个人用户也非常多,在网上的众多提供娱乐影音下载、论坛BBS等主机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就是个人提供的。很多原来在家中架设服务器提供服务的用户已经感到环境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已经有收费服务的服务器,更是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全天候的空调环境及稳定的电力供应等),所以选择主机托管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不过由于主机托管目前在国内还处不太成熟的状态,很多准备办理托管的朋友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说一说托管主机需要准备些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挑托管商,在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事项等等,特别是在选择托管商方面,笔者来往的朋友之中许多人的业务与服务器托管有关,自己也曾多次将服务器托管到不同的机房,亲身经历加上耳闻目睹,可说对“选择一个放心的托管商”这个话题深有感触。

一、托管前的准备--精打细算,在机房你才知道什么叫寸土如金

1、托管能带来那些好处

现在许多单位还在用虚拟主机,不仅价格贵,而且由于与别的网站共用一台服务器,所以速度、带宽受到诸多影响,托管服务器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不受别人影响,网站更加稳定高速;其次,由于获得了服务器的完全控制权,可以运行许多原来不能运行的程序和服务;再次,还大大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想想看,自己的数据总是放在别人电脑里,总觉得不踏实,这下不必担心了。

对于那些打算靠服务器创业掘金的朋友,服务器的利用价值就更大了,可以对外提供诸如、电影下载、网络游戏、网络社区、企业邮局、虚拟主机等多种服务,其中最常见的是虚拟主机,现在虚拟主机虽然遍地皆是,不过空间大一些可运行数据库的高档型虚拟主机价格还是不便宜的,例如一个支持数据库的500M虚拟主机空间,收费多在1000元以上,一台拥有120G硬盘的服务器,理论上可以开200多个这种空间,当然实际是不可能的,就算开只开十分之一,开20个这种空间,那么收费也在2万元,还可以同时开各种低档的空间,现在许多非IT类的企业网站都是静态的产品展示性网站,而且访问量很低,占用系统资源和带宽很少,同时开几百个不是问题,假如每个100M,收费100元,那么又可以收费1万元,这样算下来,就已经收费3万元,减去服务器硬件投入5000元,再减去服务器托管费用5000元/年,一年下来还有2万元毛利润!如果同时托管10台服务器呢?第二年呢,就没有硬件成本了,最多增加一块120G的硬盘,才几百元,算算利润。呵呵,实际上,许多朋友还同时开办许多其他服务,例如企业邮局、电影下载会员收费等等,一台服务器弄好了真是一个聚宝盆啊。

2、托管服务器选择什么类型更好?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机房租个位置不便宜。对于很多个人或者小型公司企业来说,在初期的投资虽然想尽可能省,但是却要学会如何去省,不该省的可别省了。托管主机建议是托管1U的机架式服务器,虽然初期硬件成本高一点,但是长远看还是这样比较合算,因为电信机房的托管费都是按照1U每年多少钱来计算的,假如你的服务器个头太高,无疑就要多付出更多的托管费用,例如,在北京某机房,托管1U服务器4000元/年,托管2U服务器就要6000元/年,由此可见,1U服务器在主机托管领域的应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托管1U服务器与托管其他种类的服务器(例如2U服务器、塔式服务器等)相比,托管费肯定是最便宜的。所以,要去托管,就请先把你塔式服务器里的配件拿出来,装进1U服务器机箱里,这能为您省下一大笔银子,想想,服务器是要托管很多年的啊,得省多少钱啊。

二、“纸上谈兵”--如何挑选一个好的托管商

经典疑问:贵是否一定就好?

很多朋友问我,选哪个托管商好?如果您是学法律的,那我问你,我要打个官司,选哪个律师行好?如果您是汽车行业的,我要买汽车,那我问你买什么汽车好?是不是觉得一言难尽,你肯定会说:“这先看你是什么情况,有什么具体要求。。。”一大堆这样的道理。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那是不是把这个原则套到所有事物身上都正确呢?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别瞎挑了,选贵的一定不会错”,笔者坚定地说,这样是观点是错的!我不说服务器托管的例子,说汽车的吧,大家更为熟悉,如果别人问你买什么汽车好,你说挑贵的就不错,那中国不是全都跑大奔宝马法拉利了?好的定义不是单方面的,消费者去选购产品或者选购服务,是双方的事情,不同需求的客户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开的士的司机都知道法拉利起步及速度都够快,但是事实上满街跑的都是捷达夏利什么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托管主机你别盲目去选贵的就行,就像用法拉利拉客,拉一辈子还赚不回本。

经典误区:盲目一味追求低价

答案大家想必猜得到,便宜未必没好货。不过即使是这样,笔者还是建议不要采用那种超级便宜的托管商,便宜中的好货有是有,但是机率太低了,还是放弃吧。这可是个硬道理,要不到时吃亏就后悔莫及了。

1、低价服务商变数大得惊人

现在市场上,主机托管的价格参差不一,同样托管1U主机,贵的开价8000元/年,便宜的只要2000元/年,之所以这样,因素很多,虽然不能说贵的就一定好,但是也千万不要以为越便宜越好。那么低价的服务商差在哪了?其实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服务商的规模,是不是能够始终如一地经营,因为现在做托管服务门槛较低,管理的也不是很严格,两个大学生到机房租一个机柜就可以搞,但是小公司、个人服务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以我的经验基本上半年左右80%就要有变化,一旦遇到经济波动或者机房租金上调利润太少,撒手不管了,或者乱换地方,乱换IP,就惨了,不要以为这很少见,其实现在这种情况是多数。

2、跑路事件时有发生

许多小公司的技术力量太弱,这在维护十几台服务器的时候还不明显,一旦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多了,弊端就显示出来了,比如几十台服务器的时候,一两个技术员维护起来就很困难了。客户多了,问题自然也就多起来,死机、重启、速度慢、去机房检修线路、带客户去机房、杀毒、机房出问题等等,无论什么问题,客户都觉得是托管的问题,客户半夜三更打手机咆哮是常事,本来收钱就少,一旦后续托管的少了,资金周转只出不进,还得继续维护这些服务器到年底,你说能不烦吗?烦透了,手机一关,爱谁谁了,呵呵。这可不新鲜,前几天就有一个哥们扔下40多台机器,跑去度假去了,手机一停万事皆休。肺腑之言,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帮助。

当然,我并没有贬低小公司的意思,我觉得只要小公司认真做事,负责任,有耐力,是完全可以选择的,但是有些事情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看到很多小公司,开始雄心万丈,不到半年,多数不到3个月,就出大问题。因为这期间正是客户多不多少不少,麻烦事情多的阶段,很多公司挺不过去,就倒了。有时候真的挺不过去啊,你想想就两个人,半夜来电话,服务器出问题,就要去机房,这边客户电话不断,气势汹汹,那边机房拖拖拉拉,有问题不解决,您说能不倒闭吗?

再次奉劝那些要托管主机的朋友,如果您将来服务器上是要放置上百个企业的网站资料,那就要小心行事,一旦出问题,只要有一两家企业因为服务器中断,告到工商局,你就惨了,轻则罚款,重则关门,所以尽量要选择有实力的规范的大公司,至少不会最后不接电话而上演人间蒸发。

三、实战经验--轻松四招教你挑选

第一招:第一次托管不妨先看ICP证

如果您是第一次托管,想要靠这台服务器创业,掘出人生第一桶金,那么首先绝对不要考虑没有icp许可证的“小公司”,要锁定资质好,规模大,名气大,信誉高的大公司,这是基本原则,就算多花几千元也值得,这个将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

第二招:尽量跨过不必要的中间商(中介)

尽量跨过不必要的中间商,少绕弯子,这倒不全是为了省钱(当然这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因为中间商越多,将来的不稳定因素就越多,可能发生互相推诿,很难办。要尽量找到那些直接从机房租用机柜的托管服务商。有朋友问是不是最好直接托管到机房最好?我认为也未尝不可,不过有时候直接托管到机房,价格要比通过中间商贵很多,因为机房主要是针对那些租用机柜的公司,对零星的托管服务器的客户不是很重视,服务上也不一定赶得上好的托管服务商。

第三招:先别急着考察机房,建议先考察服务商

记住,不要约服务商在机房见面,因为考察机房是其次,考察服务商才是根本,要去服务商的公司看看,房子大不大?人多不多?规模行不行?技术行不行?历史长不长?一般服务商都迫不及待约你去看豪华的机房,但是记住,机房再豪华,人家机房也不会给你负任何责任,出了问题你只有找服务商。

不要选择没有固定电话、固定场所的网站做托管,特别不要理睬那些只留小灵通、神州行、QQ号码、E-mail的人,这类人员随时会人间蒸发,别看他们网上电话与你谈得火热,到了正经事的时候就含糊了,所以千万别把机器放他们哪儿搁,否则机器丢了你都没法报案。

第四招:考察机房重点放在它的规模、历史

虽然考察机房次要,但是考察一下也是很必要的,不要只听服务商吹嘘带宽、速度多好,要看机房的规模、历史。现在北京机房林立,不时有新的机房涌现,一说都是电信级别,人家说的可是电信级机房,没说是电信开的啊,不要误解啊,呵呵。服务商可能会给你当面测试网站的速度,但是带宽好速度好不一定永远好,这话说着绕口,但却是个业内共知的规律。一个新机房最初因为机器少,所以速度肯定比较快,但是这种新机房考虑到初期的启动成本,往往通往互联网主干线的总出口较小,经营一段时间,客户多了,速度就会慢得惊人(这个阶段不会很长,因为新机房开始总以低价格吸引租户,很快就会人满为患),而且许多新机房因为人才、设备、经验、规章跟不上,导致许多怪异的问题,比如win2000机器快,freebsd机器就慢;一旦出事,解决问题速度奇慢;经常中断服务检修等等。还有就是现在机房一般外观都比较豪华,例如多开设在四、五星级大厦里,这个什么也说明不了。

要多看看历史悠久的老牌子机房,不要以为老机房设备陈旧,其实它能稳定经营这么久,其积淀的人才、经验、设备、信誉、规矩,正是新机房欠缺的。

四、真知灼见--容易忽视的几大挑选学问

1、要签订严谨的托管合同

一定要签订严谨的托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例如,服务商调试机器或者移动机器改变IP要及时提前三天通知用户,否则就要赔偿损失;服务商无权将服务器转托给别人等等。如果可能,最好看看托管服务商的营业执照、ICP证,如果开业时间太短的,最好敬而远之。

2、 最好不要异地托管

如果本地有机房最好在本地托管,不要千里迢迢托管到外地,因为服务器不可能全都依赖远程维护,有时候避免不了本地维护,而远在外地,没有人会帮您维修硬件、安装软件,即使帮您也很大不乐意,或者收费很黑,没有必要。

3、独享与共享,别给商家给糊弄了

托管商所提供的带宽,现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享,比如独享1兆、独享10兆、独享百兆,就是指你的这台服务器可以独享这个带宽,不和别的服务器分享,不会受到别人服务器的干扰,价格较贵;另一种形式就是最常见的百兆共享,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机柜有100M带宽,供这个机柜里所有的服务器共享(一般放十几台,也有心肠狠放几十台的),这种形式现在最普遍,价格最低,性能也不错,一般大家看各个网站的服务器托管报价都是指的这个形式。需要强调的是,独享和共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的价格也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独享1M价格也比共享百兆贵。初次创业手头不宽裕的朋友,还是先选择共享为好,只要选对服务商,其速度也是很好的。

我经常接到一些“菜鸟”朋友咨询电话,问我:如果托管在百兆共享的机柜里,能否保证我30M的带宽吗?呵呵,大家想想,如果独享30M要多少钱?明摆着这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是,在一般的机房里,如果你的服务器连续几天占用带宽在5M以上,你就要小心了,弄不好就要被机房赶出去了。你会把整个机柜里的服务器的速度拖得很慢,大家会不干的。你可能不理解,既然是100M共享,假如有十台服务器,那么100M÷10台=10M/台,可惜现实不是这样的除法。因为,百兆共享并不意味着机柜连入互联网的速度就有100M。

那么一个机柜连接互联网的带宽真的到底有多少?其实业内公认的能有10M-20M就不错了,为什么呢?众说不一,总之是不要担心自己百兆网卡不够用,能给你持续提供十几天2M不嚷嚷的机房就不错了,那些张口承诺在百兆共享里给您辟出30M独享的人绝对是骗子!不用多考虑。

也许有的朋友会问,我的托管商在合同里给我写明了“保证每台服务器100Mbps的连接速度,保证每台服务器10Mbps的可用带宽,”这个说法其实很模糊,谁都知道只要将服务器接入机柜里面的那个百兆交换机,在电脑屏幕右下角的闪烁小电脑标志就会显示100Mbps连接,可是这并不能说明这台服务器连接到互联网的速度是100M。只能说明您的服务器连接到交换机是100M,可惜这没有多大意义,就算在交换机上给这个服务器分配10M独享,可是您的机柜交换机连接到互联网主干线的速度只有10几兆,也还是不能保证每台服务器拥有真正的10M带宽啊!除非在合同里写明,保证每台服务器连接到互联网主干线的带宽不低于10M,那才是真的,是不是?这一招具有误导性,很多服务商在合同里不写明白,所以导致很多人真的以为自己拥有了独享10M的带宽,其实这么做是不严谨的。应该说清楚,因为保证服务器到交换机100M和保证服务器到互联网100M完全是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百兆共享托管每年只需2000多元,而一旦是真正地独享10兆,动辄就要上万元一年?!就是这个道理。把话说清楚,也可以避免纠纷。

4、 不限流量不代表不限带宽,谁都不限制等于谁都限制

在很多托管合同里,往往写明:不限制流量。听着不错,其实呢,要搞清楚,流量不等于带宽啊,不限制流量不代表不限制带宽,就好比说,一个自来水龙头,不限制流量,但是限制流速,龙头只拧开细细一丝,虽然不限制流量,但是一个小时也放不满一缸水。这也是一个文字游戏。还有一些托管商,明确表示:我们不但不限制流量,而且不限制带宽!听着很厉害,其实人家还有后面一句话:我不限制你,也不限制别人!得了,全是废话,都不限制,那么一个机柜里好几台机器都是做下载的,最终大家速度慢如老牛,你去找托管商理论,人家振振有辞:没办法,我并没有保证你的最低带宽,我不限制你的流量和带宽,也就不能限制别人的流量和带宽,带宽就这么多,谁的机器好,抢的多,就是谁的,我没法限制。最终才明白,这种无限制是最可怕的,很可能最慢。如果大家还不明白,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在十字路口,一般都会有红绿灯,对于两条路来说,那就是有“限制”的,但正是这样的限制才能保证交通畅顺,但是如果大家都觉得红绿灯是在浪费时间,交通部门把它给拿掉的话,那么车子就一脑儿都堵上去了,这时候你通过十字路口的速度恐怕会非常慢,这种“不限制”却成了“限制”了。

昆明天度APP开发模式通常分为Web APP与Native APP原生模式两种,这两种模式均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到底是采用Native App开发还是采用Web App开发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但是随着HTML5的发展及云服务普及,采用HTML5进行Web App开发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亦可选择两者混合模式:

Native App开发

Native App开发即我们所称的传统APP开发模式(原生APP开发模式),该开发针对IOS、Android等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和框架进行开发,该模式通常是由“云服务器数据+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所有的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均安装在手机终端上。

Web App开发

Web App开发即是一种框架型APP开发模式(HTML5 APP 框架开发模式),该开发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该模式通常由“HTML5云网站+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客户端只需安装应用的框架部份,而应用的数据则是每次打开APP的时候,去云端取数据呈现给手机用户。

原生APP开发及Web APP开发模式的区别

Web APP需开发“html5云网站”和“APP客户端”,昆明天度网络公司总结这类型APP应用呈现以下特点:

(1)每次打开APP,都要通过APP框架向云网站取UI及数据;

(2)手机用户无法上网则无法访问APP应用中的数据。

(3)框架型的APP无法调用手机终端的硬件设备(语音、摄像头、短信、GPS、蓝牙、重力感应等)

(4)框架型APP的访问速度受手机终端上网的限制,每次使用均会消耗一定的手机上网流量;

(5)框架型APP应用的安装包小巧,只包含框架文件,而大量的UI元素、数据内容刚存放在云端;

(6)APP用户每次都可以访问到实时的最新的云端数据;

(7)APP用户无须频繁更新APP应用,与云端实现的是实时数据交互;

适用企业:电子商务、金融、新闻资讯、企业集团需经常更新内容的APP应用。

Native App(原生型APP)需要开发“云服务器数据中心”和“APP客户端”,昆明天度网络公司总结这类型的APP应用呈现以下特点:

(1)每次获取最新的APP功能,需要升级APP应用;

(2)原生型APP应用的安装包相对较大,包含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

(3)手机用户无法上网也可访问APP应用中以前下载的数据。

(4)原生型的APP可以调用手机终端的硬件设备(语音、摄像头、短信、GPS、蓝牙、重力感应等)

(5)APP应用更新新功能,涉及到每次要向各个应用商店进行提交审核。

适用企业:游戏、电子杂志、管理应用、物联网等无需经常更新程序框架的APP应用。

到底该如何选择Web App和Native App开发模式

移动Web无所不在,移动Web是目前唯一的支持各种设备访问的平台,与桌面Web一样,移动Web支持各种标准的协议。移动Web也是唯一一个可供开发者发布移动应用的平台,它将各种移动交互与桌面任务有效地连接了起来;而开发Native App可以充分利用设备的特性,而这一点往往是Web浏览器做不到的,所以对一个产品本身而言,Native App是最佳的选择。下面几节将讨论一下Native App的一些主要功能。

什么时候应该选择Native App

1.为应用收费

没有任何地方规定开发者不能对一个移动Web App收取使用费,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常常认为不能或是不应该对一个Web App收取费用。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移动设备上付费服务遭遇两大阻力:

2.付款方式

在移动设备上输入信用卡号相当麻烦,而且在许多老式设备上也没有安全保障。一种典型的方式是,如果你需要对你的应用收费,你可以与运营商达成协议,让运营商代为为你的服务收费。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和多个运营商达成合作。这通常是首选的方法,因为许多手机用户可能根本就没有信用卡,比如青少年。

另一种方法是将用户的信用卡信息保存在一个安全的网站上。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到该网站购买应用服务。这个过程不算特别理想,因为这意味着用户不能直接通过他们的移动设备购买服务了。

3.强制分成

移动运营商是会提成的。App无论是通过运营商还是通过移动设备发布,他们都为应用提供了一套收费机制。这些运营商和移动设备将会提取部分收益,然后将剩余的部分交给应用开发商,这也意味着,开发人员必须遵守他们的市场规则。适应运营商的市场规则通常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相比而言,移动设备的市场规则则简单许多,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困难。

妨碍运营商和移动设备开发商利益的应用以及服务都将受到阻扰。过去,那些不靠运营商和移动设备开发商运作的网站如果收入过于显眼的话,都逃脱不了被关闭的命运,但是最近,这样的事情鲜少发生了。

如果你想为你的Native App收费,那么你就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你必须遵守别人的市场规则,还得放弃部分收益。

4.开发游戏

如果你是想开发一个移动游戏(移动游戏是移动市场上最大的一块),那么你需要开发一个Native App。游戏对资源的占用很大,并且需要使用许多设备API或平台API。虽然,现在有几款完全使用Web技术开发的游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和Native App市场的占有情况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游戏用户对应用的视觉和操作效果要求很高。移动Web虽然提供了一些仿真体验,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开发移动游戏时,你需要慎重考虑你的应用需要支持哪些平台。幸运的是,现在有许多工具能够帮助你将你的游戏推向多个平台,但是完成这些工作,还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5.使用定位功能

下一个功能就是定位功能,可以通过GPS或者是信号检测确定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以前只能通过Native App的APIs查看用户的位置信息,但现在大多数主流移动浏览器上都嵌入了W3C Geolocation API。像iPhone或Android这样安装了WebKit的设备,或是配置了Opera或Mozilla浏览器的设备,都可以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

我相信定位功能会为Web技术带来许多全新的应用。如果能够合理利用Web浏览器,Web开发商就能使用用户的位置信息和其他内容开发出更加有趣的应用。虽然这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却受到隐私保护条例的限制。我们将Web浏览器当做是用户进入World Wide Web的入口。加入定位功能,意味着在网站中引入了一些敏感信息,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位置感知应用中显示的位置信息必须经过用户的授权,用户当然有权禁止应用发布自己的位置信息。

6.使用摄像头

摄像头可以为你的应用提供丰富的可能性。以往移动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被用于处理移动照片。换言之,你拍了一张照片后,需要使用MMS将它传送给一个服务器,服务器对照片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完成的结果通知给你。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的,而且相当复杂,也没有可靠性保障。

通过访问摄像头,Native App开发者能够简化拍照的过程。用户可以直接在客户端对照片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将照片上传给服务器,而且是通过可靠的HTTP传输。W3C正在开发一个访问摄像头的API,但现在还没有将这部分工作正式整合到浏览器中。

在许多类型的移动Apps中,摄像头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快拍应用、短片拍摄应用等等,摄像头可以用来捕捉许多重要的瞬间。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只要通过摄像头拍摄某个标识,应用程序就能自动完成对标识上的语言转换工作——这个技术在日本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

7.使用感应器

现在越来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上都新增了感应器功能,该装置可以感知设备的物理速度以及重力,并将感知的数据结果传送给设备。这个装置常被用来感应设置是否被翻转,应用根据接受到的信息自动调节画面的方向。

感应器可以用来帮助用户提升与设备交互时的真实感;大多数移动设备都是手持的,应用能够根据设备的方向调整内容画面,比如翻转屏幕,或是检测物理移动,并能据此猜测用户所处的环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用户正在走路,那么感应器能够检测到一个轻缓的移动或是速度,这时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大字体的用户界面,从而使得用户更容易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然而,开发者也不能过分依赖感应器,因为感应器无法区分究竟哪些交互是有意的,而哪些是没有意义的。每个移动交互都需要通过“传输测试”。设计你的交互时必须考虑用户在一个拥挤的汽车或是火车上的场景。考虑一下如果用户正身处拥挤的地铁或是正在驾车时,你的应用能否正确处理用户摇晃移动设备的动作。通常,大多数开发者都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确保为每个任务设计一个备用方案以处理特殊场景中的移动交互。

8.访问文件系统

如果你的应用需要将数据保存在本地,那么你需要开发一个Native App。比如你要保存用户的地址簿、电话或E-mail信息,或是保存从其他设备上获取的数据。

访问文件系统常常会涉及到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恶意应用程序可能会修改或是删除你的移动设备上的数据。一个携带病毒的应用程序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上的关系网将病毒扩散到许多其他的手机上,在采用移动应用认证机制以前,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

另一方面,移动设备正变得越来越私人化,移动设备上保存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的朋友信息和商业信息。针对这些私人信息开发应用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使用保存在移动设备上的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开发者必须谨记,只有在获得用户的授权后才能访问用户的私人数据。我们看到许多应用在没有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大量的用户私人数据,而被误认为是垃圾信息或是钓鱼应用,即使这些应用原本是在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服务。人们对你的应用的误解将会影响到你的服务的推广,如果运营商收到过多关于你的应用的投诉,那么你的服务可能将被终止,甚至会牵连其他的应用。

访问文件系统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没有获得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不要访问任何用户的私人数据。而这一点,往往被大多数应用忽略了。W3C正在为移动开发商开发相关的标准API,但目前该工作尚未完成。

9.离线用户

最后一个需要开发Native App的理由就是,用户有可能是离线的或者无法接入移动网络。这在城市可能很少发生,即使是在农村,网络的覆盖也已经逐步普及了。但是短暂的网络连接中断还是时常发生的,你的应用程序应该考虑如何处理这种情景。

想想用户通常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会使用你的App。如果是一个移动游戏,那么用户很可能在飞机上使用这个App。跟踪地图应用常在偏远且网络覆盖不佳的地方使用。移动旅游向导常在一个国外的网络中访问,往往需要支付漫游和国际网络费用。这时,应用程序最好能够为用户提供离线服务,保证用户在不接入网络的情况下,仍然能享受同等的服务。

现在支持HTML5的浏览器也能实现脱机访问功能,但对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浏览器都开始支持脱机访问,应用需要明确地告诉用户网络连接中断时,他们仍然可以访问移动Web Apps。

Native Apps常常假设网络连接是可靠的。App通常只考虑了网络状况良好的情景,想当然地认为网络是封闭的,并且网速足够快。移动设备从网络良好的环境突然进入一个网络糟糕的环境并不少见。Native Apps应该在网络状况最差的情况下测试。比如用户启动任务时可能还是全信号覆盖,而在任务结束时可能已经完全没有网络信号了。

用户在安装Native Apps时,根本不会考虑是在线访问还是离线访问——他们期望的是不管在任何状况下,Native Apps都能正常工作。而这也是开发者的职责。

什么时候应该选择Web App

只要你的应用程序不满足之前提到的Native App条件之一,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开发一个Native App,而应该选择开发一个Web App。正如文章之前提到的,我是一个Native App的拥护者,我认为Native App有许多优秀的特质,并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是Web Apps是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移动内容、服务、应用开发平台。

Native App并不能明显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它反而会增加项目的成本,减少了应用发布的渠道,增加了App升级的复杂度,削弱了开发者对应用的控制和利润,并且可能会给设备带来麻烦。Native App可以为开发者带来短期的效益,但这是有一定风险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移动市场的可持久发展。

移动Web App的优势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了。如果上一节提到的几点功能是促成你选择Native App的唯一原因,那么如果能够在移动浏览器上屏蔽这些障碍,你是否还会坚持选择Native App呢?Palm的webOS已经着手解决了上述的部分问题。他们基于WebKit构建了一个全移动操作系统,将手机变成了一个Web浏览器。所谓的“Native Apps”实际上就是一个Web Apps。

PhoneGap也是一个类似的项目,这个开源项目用于帮助开发者在iPhone、Android以及BlackBerry设备上开发Native Apps,并且能够模拟设备上的功能(如定位功能和文件系统)供Web Apps调用。这些代码可以在各个设备的应用商店中发布并且出售,但是他们使用的通用代码和设计是可以共享的。由于开发的是一个Web App,开发者可以为低端的移动浏览器开发一个简化版的应用。只用开发一次,就可以部署在多个平台上了,

对于那些有着丰富的移动开发经验的程序员来说,一提到“要开发一个功能丰富的应用”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Native App。虽然在很多设备上,这一想法仍然适用,但是现在移动Web Apps上也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功能接口供开发者调用。这使得Web App不仅可以像Native App一样被设计得功能丰富界面绚丽,而且还能在各个平台上迁移,甚至不用修改一行代码。

现在在移动设备开发中,移动Web Apps的创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移动设备开发商决定共同制定一个移动Web开发的标准,就像是桌面Web上的标准一样。不仅如此,那些支持移动Web App创新功能的设备或是支持第三方浏览器的移动设备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380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