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产出成因分类

煤粉产出成因分类,第1张

煤粉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在煤层没有被揭露,即煤层气开发前,主要取决于煤层本身的性质以及煤层后期受到的地质构造的改造与破坏作用。当煤层开始煤层气开发利用后,钻井、压裂以及后期的煤层气排采过程会导致煤储层机械破坏和应力条件改变,进而导致煤粉的产生。煤粉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煤层本身,还受到机械破坏、排采降压等因素的影响。煤岩组分和相对含量、煤体结构、煤岩变形等因素是煤粉产出的基础,也就是地质成因在钻井、压裂和排采阶段产生的煤粉则属于工程诱因。根据煤粉的成因,可将煤粉分为地质成因的煤粉和工程诱因的煤粉。具体煤粉成因分类如图3-8所示。

图3-8 煤粉成因分类

1.煤层固有煤粉

煤是一种抗压和抗拉强度均较低的脆弱介质。与其他常规岩石相比,煤的弹性模量更低,这说明煤比其他岩石更易受压而破坏。尽管煤基质块的泊松比较高,但煤中天然裂隙的发育大大降低了煤的强度,使之比其他岩石更易破碎。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虽然煤岩在钻采开发之前,所受到的应力、压力、温度等外界条件均是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煤层中本身存在一定量的固相颗粒。

我国在全球构造格局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煤盆地构造-热演化历史复杂,煤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破坏,煤岩变形显著,不同类型的构造煤发育。因此,后期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煤层破坏,使煤层中产生大量的原生煤粉颗粒,这些颗粒即为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粉产出的重要来源之一。

归纳前人研究成果(陈振宏等,2009白建梅等,2010李仰民等,2010刘升贵等,2011),煤层中的固有煤粉主要有两方面来源:煤层中无机矿物和有机组分,以及受到构造应力破碎而产生的碎屑颗粒。

1)煤岩中无机矿物与有机组分

煤岩是由各种有机显微组分和无机矿物质组成,不同的煤岩组分、不同的矿物成分都会影响煤粉的产出情况。一般说来,黏土矿物越多,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越大,这是由于黏土矿物集合体对骨架颗粒附着力很差,黏土矿物晶体之间结合力也很弱,在高速流体的剪切应力作用下,不仅使黏土矿物集合体从骨架颗粒上脱落成碎片,而且这些碎片随流体移动易堵塞喉道,极大降低煤储层渗透性。同煤级中显微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镜质组显微脆度大,受外力作用易破碎,形成煤粉。

2)煤层构造破坏

含煤地层形成后往往经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形成不同类型的构造煤。构造煤具有低强度、低渗透率、微孔隙等特点(琚宜文等,2005姜波等,2009),比表面积大,常附着大量煤基质颗粒,是煤层固有煤粉的主要部分。根据同种煤阶横向对比,鳞片煤和碎粒煤最易形成煤粉原生结构煤产生的煤粉相对较少。

2.机械破坏产生的煤粉

机械破坏作用产生的煤粉主要指煤层气开发前期的钻井、射孔、压裂工程对煤储层的物理机械破坏。钻具研磨及压裂支撑剂打磨是煤粉产生的重要原因。在钻井过程中,钻具研磨煤层会产生煤粉,这部分煤粉一般颗粒较粗,粒径可达2~5mm,通常无法进入煤岩裂缝而被排出。图3-9为钻井过程中从钻井泥浆池取出的不同尺寸的煤粉颗粒(煤屑)。在压裂过程中,由于压裂液的高压高速突进和支撑剂注入过程中对煤岩裂缝的冲击,也会在裂缝表面产生煤粉,并被压裂液推向裂缝远端,成为排采过程中的煤粉来源之一。

图3-9 钻井泥浆中的煤粉颗粒(煤屑)

3.应力状态改变产生的煤粉

在排水降压过程中,储层压力条件改变,导致煤基质应力状态变化,煤岩逐渐失去原有的应力平衡,煤岩的弹性自调节效应导致煤粉的产生(陈振宏等,2009)。例如排采生产引起煤层有效应力增加,会导致煤岩基质破裂,产生大量煤粉(图3-10)。一方面随着煤层气的采动,有效应力(煤基质外力)增大,裂隙宽度减小,煤基质在有效应力作用下产生挤压破坏,产生煤粉另一方面,伴随流体压力降低,煤层气解吸,煤基质发生收缩,产生煤基质内力,裂隙宽度增大(Harpalani S,1991),解吸气体携带煤粉通过裂隙系统进入井筒。

图3-10 煤岩基质破裂产生煤粉(SEM图像)

1.粒度特征与运移规律

为了研究煤层气生产过程中,随流体运移煤粉粒度特征变化情况,采集井口产出的煤粉样品(图6-14)和修井煤粉样品(图6-15),对比分析两类煤粉样品的粒度特征(图6-16,图6-17),总结煤粉粒度特征随运移变化规律。

图6-13 韩城区块稳定产气阶段产出煤粉浓度平面分布图

图6-14 井口排采液样中煤粉样品

图6-15 井底修井煤粉样品

由图6-14和图6-15可知,井口排采煤粉颗粒细小,形态在肉眼下不能辨别,井底煤粉颗粒普遍较大且多成块状、柱状。分析认为,粒度大小不一、形状复杂多样的煤粉颗粒从煤储层中产出后,会随着煤层气、水两相流体进入煤层气排采系统内。由于绕丝筛管的阻挡作用,粒度较大的煤粉颗粒将不易进入泵筒内,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积于井底,但不排除小颗粒煤粉进入排采系统后,由于修井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停机后,小颗粒煤粉在静置较长时间后凝聚而成的较大颗粒煤粉。另一方面,大量粒度细小的煤粉会进入泵筒内,若煤层气排水强度无法将进入泵筒内的煤粉举升排至地面,则会导致煤粉持续附着于泵筒之内,煤粉的长期附着容易造成卡泵或泵漏失等井下故障。因此,对于煤粉在液体中的沉降条件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煤粉密度、流体密度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煤粉颗粒大小是影响其能否正常举升至地面的关键因素。

图6-16 井口排采液样中煤粉的粒度分布

图6-17 修井煤粉的粒度分布

由图6-16和图6-17显示的激光粒度测试结果可知,井口产出煤粉粒度在10~100μm之间,煤粉粒度小井底煤粉样品粒度主要在10~1000μm之间,煤粉粒度大。煤粉在运移过程中,从井底到排采井口,煤粉粒度变小。因此,煤粉的粒度随着煤粉的运移逐级变小。

2.形态特征与运移规律

为了研究煤层气生产过程中,煤粉形态特征随流体运移的变化情况,对采集的井口产出的煤粉样品和修井煤粉样品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对比分析两类煤粉样品的形态特征(图6-18),总结煤粉形态特征随运移变化规律。

通过对比井口排采液中煤粉样品与井底修井煤粉样品的形态特征可知,井口煤粉样品大多呈球状、片状,棱角不明显,磨圆度好,且粒度较小。井底煤粉样品大多呈块状,立方体状,棱角明显,磨圆度差,粒度大。分析认为,块状且粒径较大的煤粉颗粒易沉降在尾管或泵筒底部,且由于运移距离比小粒径的煤粉颗粒短,故磨圆度不高。片状与球状的小煤粉颗粒易随流体排出,且在长距离运移过程中,煤粉颗粒相互摩擦,故磨圆度较好。因此,煤粉的形态随着煤粉的运移磨圆度逐渐变好。

图6-18 煤粉样品SEM图片

玻璃体通常是粉煤灰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晶体物质的含量有时也比较高,范围在11% ~ 48% 之间。主要晶体相物质有莫来石、石英、赤铁矿、磁铁矿、铝酸三钙、黄长石、默硅镁钙石、方镁石、石灰石等,在所有晶相中莫来石所占比例最大,可达到总量的6% ~ 15% ,此外粉煤灰中还含有未燃尽的炭粒 ( 钱觉时,2002) 。

表 4. 1 是 Rohatgi 等 ( 1995) 列出的粉煤灰中可能的晶体矿物,其中高钙粉煤灰中的矿物要比低钙粉煤灰中的矿物复杂得多。Vassilev 等 ( 1996) 对保加利亚 11 个热电厂煤灰 ( 包括飞灰、底灰、结渣和储灰池灰) 的研究识别出矿物和其他物相多达 71 种,其中绝大多数含量都在 1% 以下,含量为 1% ~ 10% 的主要是石英、高岭石、长石、磁铁矿、赤铁矿、硬石膏和炭粒,含量在 10% 以上的主要是莫来石和玻璃体。我国粉煤灰的物相及组成范围见表 4. 2。

Vassilev 等 ( 1996,2003) 将粉煤灰中矿物或相的成因分为 3 种: 原生成因 ( prima-ry) 、次生成因 ( secondary) 和后生成因 ( tertiary) 。

原生成因是指原来存在于煤中的矿物或相,在煤的燃烧过程中未经历任何相的转变次生成因是指在煤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新矿物或相后生成因则是指粉煤灰在经水处理、干燥、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新矿物或相。根据 Vassilev 等 ( 1996,2003) 的研究,粉煤灰中的矿物和相主要为次生 ( 包括各种硅酸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炭粒和玻璃体) ,少量为原生 ( 包括部分硅酸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 ,后生的数量为最少 ( 常见的是硫酸盐、碳酸盐和氯化物) 。这种差异主要与煤中矿物种类、数量、燃烧条件和后期处理方式有关。在粉煤灰的常见矿物中,石英、长石、方解石、磷灰石一般都是原生成因,而莫来石、磁铁矿、赤铁矿、硬石膏基本属于次生成因,后生矿物主要是石膏。粉煤灰中的原生矿物主要以分散的粒状和集合体出现,次生矿物主要存在于玻璃体或玻璃体的外表面以及炭粒孔隙之中,而后生矿物则主要以集合体的形式存在。

表 4. 1 粉煤灰中的晶体矿物组成

( 据Rohatgi 等,1995)

表 4. 2 我国粉煤灰的物相组成及范围

许多研究人员都曾经详细研究过煤燃烧过程中的矿物转化及其机理,Huffman 等( 1991) 对美国 18 种煤的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的 FeO-SiO2-Al2O3平衡相图 ( 图4. 1) 说明,煤灰中矿物整体上位于莫来石区域,在富铁区域首先发生熔融,液相也可能是在富铁共熔区域内首先形成的。粉煤灰在 CaO-SiO2-Al2O3相图中的位置主要位于莫来石、钙长石区域 ( 图 4. 2) ,由于 CaO 的存在及含量变化较大,所以也会存在钙黄长石、石膏以及石灰石等矿物 ( Mollah 等,1999) 。

图 4. 3 显示不同矿物及其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 Huffman 等,1991) ,大约在 900℃以下,样品中所观察到的矿物基本上都能与煤中的矿物相对应。方铁矿和富铁的铁酸盐相主要来自富铁矿物,如黄铁矿、菱铁矿和硫酸铁等。900℃以下时玻璃体中的铁含量正比于含钾黏土矿物和煤中伊利石中铁的含量,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在 K2O-SiO2-Al2O3相图中有很多低熔点的共熔区域。在 900 ~ 1000℃之间,方铁矿和其他富铁氧化物将会和石英、高岭石发生反应而熔融。在 1000 ~ 1200℃之间,由于铁尖晶石和铝酸铁等的形成,铁的这种熔融反应停止,超过 1200℃所有的铁将会与液态的硅酸盐结合。

图 4. 1 FeO-SiO2-Al2O3相图( 阴影为粉煤灰区域)

图 4. 2 CaO-SiO2-Al2O3相图( 阴影为粉煤灰区域)

图 4. 3 煤灰矿物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Spears ( 2000) 对英国煤燃烧过程中黏土矿物的转化行为也做过详细研究,他认为粉煤灰中的莫来石主要来源于煤中高岭石矿物的转化,而粉煤灰中的玻璃相和空心微珠主要得益于煤中的伊利石矿物。我国学者邵靖邦等 ( 1996) 也详细给出了煤中 12 种矿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及其矿物相。盛昌栋等 ( 1998)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了煤中含铁矿物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行为。不同人给出的化学反应式基本一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矿物转变过程中的温度问题。

Demir 等 ( 2001) 根据多人研究成果列出煤中矿物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及其矿物相转变如下: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高铝粉煤灰的物相组成与普通粉煤灰也有很大差别。XRD 分析 ( SIROQUANT 软件)表明,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中含有 55. 2% 的玻璃相和 44. 8% 的结晶矿物相,结晶矿物主要为 35. 6%莫来石和 8. 4%刚玉,另有次要矿物 0. 5%方解石、0. 2% 石英和 0. 2% 金红石 ( 表 4. 3图 4. 4,图 4. 5) 。

表 4. 3 XRD 和 SIROQUANT 软件测得的高铝粉煤灰物相组成 ( %)

莫来石和刚玉均为煤燃烧过程中形成的二次矿物相,特别是刚玉相在普通粉煤灰中几乎难以寻觅,但在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中高达 8. 4%,这种情况十分少见。

莫来石矿物含量高达 35. 6%,也比普通粉煤灰中常见的含量 20% 左右高出许多。粉煤灰中高含量的莫来石主要来源于煤中丰富的高岭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和转化产物莫来石的另一来源途径是,煤中丰富的勃姆石矿物失水转变为 γ-Al2O3再与高岭石分解产生的非晶态 SiO2反应生成莫来石。刚玉则主要来自煤中勃姆石矿物失水后的晶体转化。

粉煤灰中极其少量的石英主要是原生 ( primary) 或次生 ( secondary) 矿物。在普通粉煤灰中石英是最常见的矿物 ( Vassilev 等,1996) ,呈多角形到浑圆状 ( 熔点 1713℃,软化温度≥1300℃) 。石英在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中含量极少,与电厂炉前煤中石英含量很少有关 ( 邵龙义等,1996) ,也说明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中的石英主要为原生残余矿物。

粉煤灰中的金红石主要是原生矿物 ( 熔点 1827℃) ,但 Vassilev 等 ( 1995) 认为,若煤中矿物含有锐钛矿时也可以次生形成。从炉前煤矿物组成看 ( 邵龙义等,1996) ,准格尔电厂粉煤灰中的金红石应为原生矿物。

图 4. 4 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 XRD 图谱

图 4. 5 测定的 ( 上) 和计算的 ( 中) XRD 图谱及其二者之间的差分 ( 下)

粉煤灰中的方解石主要是原生或后生 ( Tertiary) 的,几乎没有次生成因的,当温度低于 700 ~ 950℃ 时,较粗颗粒的方解石可能出现不完全分解而残留下来 ( Vassilev 等,1996) 。

赵蕾 ( 2007) 测得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样品中的主晶相和玻璃相含量与我们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莫来石含量在飞灰中明显高于底灰,而烧失量则与之相反 ( 表 4. 4) 利用 120、160、300、360 和 500 目分级筛将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按粒度分为 6 级,测得不同粒度段粉煤灰中的矿物相和玻璃相含量见表 4. 5。

表 4. 4 准格尔电厂燃煤产物的物相组成

( 据赵蕾,2007)

表 4. 5 准格尔电厂不同粒度粉煤灰的物相组成

( 据赵蕾,2007)

目数表示每平方英寸上的孔的数目,目数越大,孔径越小。目数与微米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查相关资料获得。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从表 4. 5 可以看出,莫来石和刚玉相含量随粉煤灰粒度减小其含量增多,而玻璃相含量则相应减少Goodarzi ( 2006) 研究加拿大火电厂普通粉煤灰时发现,同一电厂布袋除尘器收集到的飞灰颗粒粒径小于静电除尘器,并且前者飞灰中的莫来石含量高于后者,因此推断莫来石更多地聚集于细颗粒中。将磁性飞灰与非磁性飞灰相比,非磁性飞灰中的莫来石和刚玉相含量明显高于磁性飞灰,而含铁矿物明显出现在磁性飞灰中 ( 表 4. 6) 。

表 4. 6 准格尔电厂磁性和非磁性飞灰的物相组成

( 据赵蕾,2007)

下面对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中主要矿物的形成机理作详细探讨。

( 1) 莫来石

莫来石是在 Al2O3-SiO2二元相图中唯一稳定的结晶硅酸盐,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典型化学成分为 3Al2O3·2SiO2,但实际上莫来石的成分可以从 3Al2O3·2SiO2到 2Al2O3·SiO2连续变化。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莫来石并非一个固定的化学组成,它不仅有经典的 3 ∶2 型莫来石 ( α-莫来石) ,也有 2∶1 型莫来石 ( β-莫来石) ,还存在 1∶1 过渡型莫来石。莫来石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Al4 + 2xSi2 - 2xO10 - x,其中 x 表示单位晶胞中的氧空位,0≤x≤1,氧空位是由于莫来石晶格中的两个硅原子被两个铝原子替代所致: O2 -+ 2Si4 +→2Al3 ++ □, 见图 4. 6。

图 4. 6 莫来石结构沿 ( 001) 面的投影( 引自 Ban 等,1992)

就结晶学观点来说,莫来石的晶体结构符合最终组成硅线石 ( x = 0) 和具有莫来石结构的氧化铝 ( x =1) 之间的任何结构。实际上,在 1 atm下,硅线石和莫来石之间以及莫来石与具有莫来石结构的氧化铝之间分别存在非混熔区域,莫来石固熔体仅存在于组成为 x =0. 2 和 x =0. 6 之间,相当于莫来石的 Al2O3含量为 58 mol% 和 75 mol% ( Schnei-der 等,1990) 。烧结 3∶2 型莫来石 x = 0. 25,Al2O3≈72%电熔 2∶1 型莫来石 x = 0. 40,Al2O3≈78%经有机或无机先驱粉在 <1000℃ 合成条件下经热处理得到的化学莫来石( x >0. 80,Al2O3>90% ) 也 已 经 得 到 证 实 ( Schneider 等,2008 ) 。我国学 者 高 振 昕 等( 2002) 也指出,介稳态高铝莫来石 x = 0. 57。

粉煤灰中的莫来石主要来源于煤中的黏土矿物,特别是高岭石矿物,因为高岭石在3 种常见的黏土矿物中 Al2O3/ SiO2质量比最高,为 0. 85 ( 41% Al2O3,48% SiO2,11%H2O) 。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根据任国斌等 ( 1988) 的资料,高岭石加热到 700 ~800℃时,结构中的 [OH] 以水的形式分解脱失,形成偏高岭石继续加热到 950℃,偏高岭石转变为莫来石和非晶质SiO2,这些非晶质 SiO2在更高的温度下可以转变为方石英。由高岭石高温分解产生的莫来石称为一次莫来石。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上述转变过程中没有铝硅尖晶石中间相生成,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 Okada 等,1992Castelein 等,2001)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高岭石在转变为莫来石过程中有铝硅尖晶石中间相生成 ( 林彬荫等,1989高振昕等,2002) ,沃罗尔 ( 1980) 给出的高岭石高温下转变为莫来石的过程如下: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上式中的预莫来石 ( Al2O3·SiO2) 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过渡组成 1∶1 莫来石。从上述情况看,高岭石转化为莫来石在形成方式和转化温度上的争议仍然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勃姆石又称一水软铝石,化学式为 γ-AlO ( OH) 或 γ-Al2O3·H2O,其中 含 85%Al2O3,15% H2O,成分中可能有少量 Fe3 +替代 Al3 +,晶体结构属层状。加热时于 530 ~600℃ 之间失水后相变为 γ-Al2O3( 林彬荫等,1989) 。γ-Al2O3结构与尖晶石结构相近,是具有缺陷的尖晶石结构。在 1200℃ 以上高温下,γ-Al2O3通过调整有缺陷的尖晶石结构,与高岭石分解出来的非晶质 SiO2反应生成莫来石,即二次莫来石。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准格尔电厂燃煤中高含量的高岭石和勃姆石为莫来石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因为电厂锅炉燃烧温度在 1200 ~1700℃,中心温度甚至超过 1700℃,所以在准格尔电厂粉煤灰中就形成了含量高达 35. 6%的莫来石。粉煤灰中的莫来石多数以颗粒骨架结构存在,而骨架孔隙和表面通常被玻璃质充填和覆盖,所以在 SEM 下不易直接识别,如果用盐酸或氢氟酸侵蚀粉煤灰中的玻璃质,就可以发现有大量的针状莫来石晶体存在。

粉煤灰形成过程中结晶的莫来石,由于受到杂质的影响常常混入其他阳离子,特别是粉煤灰中的 Fe3 +和 Ti4 +可以进入莫来石晶格替代部分铝离子。Gomse 等 ( 2000) 对法国东部一家火电厂粉煤灰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进行了研究,得出粉煤灰中莫来石的平均化学式为 Al4. 61Fe0. 05Ti0. 02O9. 65,XRD 和 NMR ( 核磁共振) 等研究得到的化学式为 Al4. 70Si1. 30O9. 65( 对应 x = 0. 35,Al2O3含量为 75. 5%) ,其中铝含量略高出经典的莫来石化学式 Al4. 5Si1. 5O9. 75( 对应 x = 0. 25,Al2O3含量为71. 8%) ,介于烧结3∶2 莫来石和电熔2∶1 莫来石之间。粉煤灰形成过程中的瞬时冷却使得莫来石并不能充分结晶和均一化,导致了莫来石在结构和成分上的差异。

( 2) 刚玉

刚玉是次生矿物,其熔融温度为2050℃,在准格尔电厂炉前煤中并没有检测到。Vas-silev 等 ( 1996) 认为,刚玉主要是黏土矿物熔融后重新结晶形成的,也可能是铝的氢氧化物发生脱羟基化作用形成。从准格尔电厂炉前煤矿物组成看,高铝粉煤灰中的刚玉主要来自煤中的勃姆石,即: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 ( JCPDS) 的 XRD 卡片资料表明 Al2O3有 γ、η、χ、δ、θ、κ、τ 和 ε 过渡相,惟一稳定相为 α-Al2O3( 刚玉) 。至于 β-Al2O3,它不属于 Al2O3变体。这些过渡相的呈现类型和相变顺序取决于原始矿物的种类和形成方式。原始矿物为勃姆石,则其相变顺序极可能是 γ→δ→θ→α若原始矿物为三水铝石,则相变可能包括γ→χ→τ→θ→α如果原始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则直接相变为 α-Al2O3( 刚玉) 。过渡型氧化铝的结晶参数见表 4. 7。

表 4. 7 过渡型氧化铝的结晶参数

( 据高振昕等,2002)

( 3) 石英

石英是粉煤灰中的常见矿物,石英在粉煤灰形成过程中是否熔融及其熔融温度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在常压下石英的同质多像转变形式为 ( 武汉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1979) :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在低温范围鳞石英和方石英的转变为: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石英、磷石英和方石英均有低温 ( α) 变体和高温 ( β) 变体,这种高低温变体间的转变,结构中的 [SiO4] 四面体只有稍微移动和旋转,其他变体的转变 [SiO4] 四面体则需要断开和重新排列。所以,同一晶型不同变体 α、β 间转变较快,各晶型间的转变速度较慢。

通常情况下,煤中的石英均为 α-石英,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石英,其化学成分较纯 ( SiO2通常接近 100% )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有人认为石英在燃煤过程中只存在矿物相的转变,不存在熔融,因为锅炉的燃烧温度并不高,达不到石英的熔融温度( 鳞石英的熔点为 1670℃ ,方石英的熔点为 1713℃ ) ,但大部分人认为存在部分熔融( Demir 等,2001Spears,2000) 。根据 Mitchell 和 Gluskoter ( 1976) 的报道,将石英暴露于大约 1200 ~ 1300℃ 的氧化条件下 30 min,石英可以转化为玻璃相 ( Demir 等,2001) 。由于燃煤中的石英颗粒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全部熔融,大的则可能存在部分熔融或表面熔融,因为从 XRD 曲线上基本都能够发现石英的衍射峰,用 FESEM-EDX 分析,也能够发现粉煤灰中的石英颗粒,而且基本保持了原来的粒状特征。粉煤灰中的石英可以是原生的 ( 石英的软化温度≥1300℃,有熔融的,也有半熔融的) ,也可以是次生的,但以原生为主,部分石英 ( 主要是骨架形) 还可来源于熔融物的重结晶作用 ( Vassilev 等,1996) 。

准格尔电厂粉煤灰中的石英数量较少,呈分散的粒状,具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基本保持一定的外形,但也可以发现有的石英边缘有熔融现象,根据形态和成分 ( FESEM-EDX分析) 仍然可以区分出来,它们在底灰中的数量略高于飞灰。

( 4) 其他次要矿物

用 XRD 法鉴定矿物的不足之处是对含量较低的矿物不敏感,也就是说,对于含量在1% ~ 2% 以下的矿物 XRD 衍射峰不明显,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在用 XRD 鉴定粉煤灰中矿物的同时,采用了 FESEM-EDX 方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除上述矿物外,仍然有少量的磁铁矿、赤铁矿和金红石矿物,它们通常富集在玻璃体的表面或构成玻璃微珠的骨架。用磁选法很容易分选出粉煤灰中的磁性颗粒,其表面大部分比较粗糙,为粉煤灰冷却过程中析出的晶体,可以通过 FESEM-EDX 分析得以确认。

在粉煤灰中,磁铁矿通常表现为树枝状、粒状或八面体晶型而赤铁矿多表现为薄板状或薄片状或硬壳状晶体,通常形成 “铁玫瑰”或 “足球”状,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继承黄铁矿晶型,呈现出立方体或立方体-八面体复合晶型。一般来说,粗颗粒的飞灰和底灰中容易富集磁铁矿,而细颗粒的飞灰中容易富集赤铁矿,这是因为细颗粒飞灰形成时具有相对较高的氧化条件 ( Vassilev 等,1996) ,我们的研究也基本如此,但在飞灰中也并不缺乏磁铁矿微珠颗粒。此外,粉煤灰中还存在未完全燃烧的炭粒和残余黏土矿物,它们在底灰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飞灰。空心炭在底灰中富集较多,丝质体组分的碎片呈光滑或带有瘤状的杆状颗粒,既存在于底灰也存在于飞灰中。此次研究,在个别粉煤灰微珠颗粒中还发现有针状或柱状的金红石矿物,形成球体的骨架,有玻璃质或多或少充填于金红石骨架孔隙之中。金红石通常是粉煤灰中 TiO2的主要物质来源,其熔点高达 1827℃,主要为原生成因,但也可以来自熔体的结晶作用或者来自锐钛矿同质异像的转变 ( Vassilev 等,1996) 。图 4. 7 是准格尔电厂粉煤灰 FESEM-EDX 分析得到的部分矿物图像和主要成分特征。

高铝粉煤灰特性及其在合成莫来石和堇青石中的应用

图 4. 7 准格尔电厂粉煤灰中的晶体矿物 ( 附有 EDX 能谱点的颗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3823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