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它的强势在于对多变量间交互关系的定量研究。在近三十年内,SEM大量的应用于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的领域里,并在近几年开始逐渐应用于市场研究中。图中的Xn是待构建的测量指标,λ值表示各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大小,ζn和δn表示误差,是受模型外因素影响的部分,如价格满意度等其他因素。由上图可以看出,服务方面的感知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远高于产品满意度,再结合服务满意度的得分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该通信分公司应着重改善服务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就是顾客认为产品或服务是否达到或超过他的预期的一种感受。结构方程模型(SEM)就是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采用的模型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用因果模型、路径图等形式加以表述。
SEM模型的基本框架图册在模型中包括两类变量:一类为观测变量,是可以通过访谈或其他方式调查得到的,用长方形表示一类为结构变量,是无法直接观察的变量,又称为潜变量,用椭圆形表示。
各变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可以计算的。计算出来的值就叫参数,参数值的大小,意味着该指标对满意度的影响的大小,都是直接决定顾客购买
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能科学地测算出参数值,就可以找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绩效因素,引导企业进行完善或者改进,达到快速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的。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在SPSS中的correlation中计算得到。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何计算呢?专研了一天,还是从竹庄家的网页里获得了最多的知识。以下为转贴:
计算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最好(即最容易也最准确)方法是用LISREL、AMOS等结构方程模型(SEM)。如果A1-A3是一个潜在因子、B1-B5是另一个潜在因子。SEM可以同时检验这两个潜在因子内部各观测变量是否相关以及两个因子之间是否相关。
如果你没学过SEM而只想在SPSS里做,有几种变通方法,但是都比较麻烦一点,其结果略有差别。
一、因子分析(EFA):先分别对A1-A3和B1-B5做因子分析、并从中生成两个因子、最后在相关分析中计算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这两组变量(尤其是B1-B5)每组各自存在2个或更多的因子,就有问题了。(当然,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用其它方法同样也会有问题。)
二、General Linear Model(GLM):选"Multivariate", 将A1-A3放入"Dependent Variables"、B1-B5放入"Covariate(s)",执行后在“Test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的表底部,找到对应于A1-A3的三个"R Squared" ,求其平均,再求其平方根(squared root),就是两组变量的相关系数了。
三、在MANOVA里启用其Canonical Correlation,SPSS菜单中已找不到MANOVA了,要写如下的syntax:
MANOVA a1 a2 a3 WITH b1 b2 b3 b4 b5
/DISCRIM ALL ALPHA(1)
/PRINT=SIG(EIGEN DIM)
其产生很多个表格,最后的“Analysis of Variance -- design 1:Estimates of effects for canonical variables”给出了类似GLM的R Squared,然后再求平方根
四、如果使用SPSS15,它提供了一个"Canonical Correlations.sps"的syntax,可以调用,其结果的解读如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