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的蛋白为什么比旧玉米的蛋白少呢?

新玉米的蛋白为什么比旧玉米的蛋白少呢?,第1张

玉米的特点

1

水分高,营养低

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30%。高水分会稀释营养浓度,以14%水分为基准,玉米蛋白7.8%,代谢能3220Kcal/kg估算,当水分每升高1%,蛋白会降低0.1%,代谢能下降37Kcal。同时,新玉米中一般直支比较高,从而降低玉米的淀粉消化率。

2

抗营养因子高

新玉米收获后,并不等于完全成熟,玉米是后熟作物,新玉米抗性淀粉含量高,储存一段时间(5~6周)含量逐渐降低。抗性淀粉可抵抗酶的分解,影响其他养分的吸收,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在大肠中容易被大肠杆菌发酵利用,产生毒素引起拉稀,也会造成饲料转化率低的现象。另外,新玉米含有不易被吸收的大分子多糖,粘性大,不易吸收。

3

易发霉变质

玉米霉菌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高水分的玉米存放时更易引起发霉变质,霉变会降低玉米的营养价值,还会影响动物的免疫机能,还会引发腺胃炎、肠炎等疾病。

4

不完善粒多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现在多为直接用机器收割并脱粒。由于新玉米水分大易受到损伤,导致破碎粒增加,特别容易出现不完善粒。

所以,新玉米上市季节常常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粪便变稀,生长缓慢,死淘增加,产蛋量下降,蛋壳蛋黄颜色变浅等等。

新玉米的使用

1

严格控制品质

泰高NutriOpt近红外及营养数据库,快速精确分析营养价值,保证玉米品质,精准配制日粮。

2

过筛过风

有效减少破碎粒及杂质在玉米中的含量,从而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适口性也可以得到改善。

3

储存陈化

新玉米储存5-6周,最好在一个月以上,经过后熟化以后再使用。

4

混合过渡

注意控制添加比例,可通过与高品质陈玉米逐步混合过渡使用,过渡期半个月以上,以减少不利影响。

5

现用现粉碎

水分含量过高的玉米,脂肪酸值高,易酸败发霉变质,所以高水分玉米应现用现粉碎。

6

平衡营养

考虑营养的缺失,适时补充油脂,赖氨酸和蛋氨酸;应用淀粉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降低霉菌毒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营养最大化利用。

新玉米实战方案

新玉米使用注意的事项:

①新玉米水份高,能量低,最好添加植物油,提高能量,减少对产蛋率的影响,选用自办料推荐的复合油粉最好(优蛋素。

②新玉米的霉菌感染较严重,一定要优质玉米,质量可靠,才能保证鸡群产蛋稳定,建议使用脱霉剂,比如安琪酵母细胞壁

③新玉米一定要经历二次成熟(收获后40-50天),也可以理解为水份14个后放置15--20天再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新玉米,建议添加“低温淀粉酶”,帮助消化新玉米里的“抗性淀粉”。

④以上都做的挺好了,有些鸡群依然拉稀,肠炎也不断,最好料中加“肠得安”颗粒腐殖酸钠,长期添加效果更好。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在饲料中添加量60%左右,可为肉仔鸡提供65%的代谢能和20%的蛋白(Cowieson,2004)。玉米的营养价值与品种,生长条件,淀粉结构,抗营养因子,干燥温度,加工储藏相关。同时,玉米粒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在储存过程中一直存在呼吸作用,其营养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批次的玉米表观代谢能可相差2MJ/kg(Leeson et al.,1993)。所以,玉米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表现。

玉米的特性

玉米的生长期长,主要产区在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果穗外面有苞叶,植株得不到充足的日晒光照,故初始含水量较大。

玉米的授粉时间较长,同一果穗顶部和基部授粉时间相差可达7-10天,因而果穗基部多是成熟籽粒,而顶部多是未成熟籽粒,所以成熟度不均匀。未成熟的籽粒未经充分干燥,脱粒时容易受损伤,易遭受害虫和霉菌侵害。

玉米胚部大,营养丰富,生理活性很强。玉米胚部几乎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胚中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亲水基较多,吸湿性强,呼吸旺盛。另外,胚部脂肪占整个籽粒中脂肪含量的77-89%,储藏期间极易受到虫霉侵害,发生酸败。

玉米的营养

玉米具有较高的能值,这主要是因为玉米淀粉含量高,玉米中淀粉含量>600g/kg(Weurding et al.,2001a,b),主要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类型(图1)。不同品种玉米的淀粉结构不同,普通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60-350g/kg。玉米中的淀粉颗粒近似球型,颗粒大小2-30 µm(Tester et al,.2004)。玉米淀粉颗粒大小是决定能值的重要因素,较小的颗粒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易被内源淀粉酶水解。而相比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更容易被淀粉酶分解(Carre,2004)。

图1 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结构

玉米蛋白含量较低(80g/kg),其中一半以上为醇溶蛋白,缺乏必需氨基酸色氨酸和赖氨酸,所以玉米中氨基酸不平衡。醇溶蛋白分布在淀粉颗粒的表面上,通过互相连接覆盖,最终形成淀粉/蛋白构架(图2)。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因而直接影响了玉米淀粉的可利用性。醇溶蛋白的含量一般随玉米成熟期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受品种的影响较大。粉质玉米因醇溶蛋白的编码基因部分缺失,醇溶蛋白含量较低,而硬质玉米含量较高。

图2 玉米淀粉颗粒扫描电镜

A:淀粉颗粒包裹在醇溶蛋白构架中;B:粉质玉米淀粉颗粒受醇溶蛋白包裹较少(Gibbon等,2003)

玉米中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非淀粉多糖、植酸,抗性淀粉等。非淀粉多糖中主要是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Choct,1997),会增加玉米粘性,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促进有害菌的繁殖。另外,玉米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抗性淀粉,不能被动物所消化(Brown,1996)。抗性淀粉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组分相连接或被包被的淀粉;二是自身结构和构象阻止其消化的天然淀粉;三是在淀粉糊化缓慢冷却的过程中,重结晶形成螺旋状结构的抗性淀粉(Tester et al.,2004)。抗性淀粉形成取决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Jacobson et al.,1997),会影响消化率和能值。

图3 玉米的外观形态(左:粉质玉米;右:胶质玉米)(崔大鹏,2012)

表1 不同玉米比较

新玉米的特点

水分高,营养低

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30%。高水分会稀释营养浓度,以14%水分为基准,玉米蛋白7.8%,代谢能3220Kcal/kg估算,当水分每升高1%,蛋白会降低0.1%,代谢能下降37Kcal。同时,新玉米中一般直支比较高,从而降低玉米的淀粉消化率。

抗营养因子高

新玉米收获后,并不等于完全成熟,玉米是后熟作物,新玉米抗性淀粉含量高,储存一段时间(5~6周)含量逐渐降低。抗性淀粉可抵抗酶的分解,影响其他养分的吸收,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在大肠中容易被大肠杆菌发酵利用,产生毒素引起拉稀,也会造成饲料转化率低的现象。另外,新玉米含有不易被吸收的大分子多糖,粘性大,不易吸收。

易发霉变质

玉米霉菌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高水分的玉米存放时更易引起发霉变质,霉变会降低玉米的营养价值,还会影响动物的免疫机能,还会引发腺胃炎、肠炎等疾病。

不完善粒多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现在多为直接用机器收割并脱粒。由于新玉米水分大易受到损伤,导致破碎粒增加,特别容易出现不完善粒。

所以,新玉米上市季节常常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粪便变稀,生长缓慢,死淘增加,产蛋量下降,蛋壳蛋黄颜色变浅等等。

新玉米的使用

严格控制品质

泰高NutriOpt近红外及营养数据库,快速精确分析营养价值,保证玉米品质,精准配制日粮。

过筛过风

有效减少破碎粒及杂质在玉米中的含量,从而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适口性也可以得到改善。

储存陈化

新玉米储存5-6周,最好在一个月以上,经过后熟化以后再使用。

混合过渡

注意控制添加比例,可通过与高品质陈玉米逐步混合过渡使用,过渡期半个月以上,以减少不利影响。

现用现粉碎

水分含量过高的玉米,脂肪酸值高,易酸败发霉变质,所以高水分玉米应现用现粉碎。

平衡营养

考虑营养的缺失,适时补充油脂,赖氨酸和蛋氨酸;应用淀粉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降低霉菌毒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营养最大化利用。

观察不同类型的材料做对比的话,尽量选取相同放大倍数的照片进行对比。这样的话更有说服力,SEM最大的作用就是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如果准备写文章的话,文章中将你的SEM照片视野范围内的现象描述清楚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395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