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utanix
总部位于圣何塞的Nutanix创办于2009年,它在2011年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款超融合产品。
Nutanix还支持其他解决方案,包括戴尔XC系列产品。
2. Simplivity
来自波士顿的Simplivity同样创办于2009年,它在2012年挟OmniCube产品进入超融合市场,该产品基于OmniStack数据虚拟化平台。同样,其想法是整合虚拟机管理程序下面的IT基础设施,该公司声称它精心部署的即插即用设备最多可以将总体拥有成本(TCO)节省三倍。
3. VCE VxRack
EMC子公司VCE在2015年初推出了超融合机架级系统VxRack。据该公司声称,VxRack是专门为了简化部署移动、云计算和分布式Tier应用程序这项任务而设计的,主要的核心卖点就是用户可以轻松地扩展到数千台服务器。
最近它发布了VxRail设备,针对中小企业客户。
4. HPE
今年早些时候,HPE宣布了超级融合380基础设施,这款专门设计的产品心系中端市场,灵感来自消费者技术――它完全易于上手,用户只要点击几下就可以使用。它建立在HPE ProLiant DL380服务器的基础上,添加了其他HPE功能,比如用于传送数据的HPE StoreVirtual VSA。
5. Scale Computing
Scale打出的口号是“简化虚拟化”,据公司声称,其HC3产品可以跨集群中所有驱动器对数据进行条带和镜像处理,这意味着没有单一故障点。如果有一个失效节点,它会搞清楚可用资源的布置,将虚拟机转移到那些节点上。
6.HDS
日本科技巨头日立在2015年发布了Hyper Scale-Out Platform,这个专门设计的超融合架构心系大数据处理,跨分布式集群架构。并辅以开源管理和虚拟化软件,据日立数据系统公司声称,它最适合Hadoop环境――不需要在执行分析之前传送庞大数据集。
7. Atlantis Computing
2006年Atlantis创办于加州芒廷维尤,客户当中包括800多家大中型企业。该公司的USX便于配备RAM、SAS、闪存或内存通道存储的本地服务器与现有服务器共同成为一种可扩展的超融合平台,那样它们可以建立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获得超融合的优点。
1、私有云/虚拟化。
要求:存储容量大,易于增长,每台服务器成本低,易于管理。
实现:任何规模的增长,无容量规划,易于提高容量和性能,易于管理,低TCO。
2、虚拟桌面基础设施。
要求:峰值时间(“启动风暴”)性能,大存储容量,易于增长,每个桌面的成本低。
实现:并行处理,任意大小的增长,无容量规划,易于提高容量和性能,易于管理,TCO低。
3、高性能。
要求:高写性能、高可用性、快速恢复、低存储成本。
实现:全闪存超级聚合架构,可使用PCI固态磁盘加速,聚合允许快速写入,大规模并行提供快速恢复,性能稳定,可预测,TCO低。
超融合服务器
融合架构也称为集成系统。它可以通过整个机柜的集成和预配置快速部署,但仍然使用传统的服务器、网络和存储三层体系结构。融合架构包含在一个文件柜或工具箱中。它集成了服务器、网络、存储节点,并安装了虚拟化软件。”
“超级融合”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为一个标准的机器单元,用标准以太网扩展多套设备,最后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超融合聚合体系结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它已经从集中式共享存储(SAN/nas)转变为软件定义的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包括对象/数据块/文件存储)优于NDFS/vsan/scalio/ssan。
这两年超融合市场确实非常红火。发展了这么多年,可以看到超融合的技术、架构已经被市场接受,现在很少有人讨论说超融合这个东西行不行,有没有未来。听到更多的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超融合、什么时候上超融合、把什么样的业务迁移到超融合上去。一旦被市场认可,接着就会有很多厂商朝着这个方向进来。所以我们看到尤其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超融合厂商出现了。但是任何一个新兴市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开始大家都是先涌进来,涌进来后开始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过程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相信客户有时候会很迷茫,面对这么多超融合方案,哪一种是适合我们的呢?
第一,这个平台你要认准它是不是成熟、稳定、真正能负载企业的核心应用。
第二,服务能力。超融合最大的价值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但是简单化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第三点,要有比较好的延展性。超融合把复杂IT架构简单化,目的是让客户更多关注自己的业务和竞争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