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资已达十亿美元,中国地位进一步提升
2005年3月,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二期投资项目的启动,位于成都市出口加工区西区内的英特尔项目的总投资规模扩大到4.5亿美元。而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英特尔拥有三座工厂,总投资额达5亿美元。加上这次英特尔技术开发公司成立新投入的3900万美元,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芯片测试封装厂及研发中心总投资累计已接近10亿美金。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对于英特尔而言,中国无疑是其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仅有三五个人、不到10平方米的北京办事处,到如今驻足CBD、有着上百人的颇具活力的英特尔市场营销中国团队。据悉,迄今为止,英特尔在国内已拥有员工5500多人,并设有13个分公司和办事处。
英特尔公司在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内建有封装测试工厂即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约178000平方米,目前拥有3000多名员工。从1995年宣布,到1998年,英特尔在上海建立起第一个封装/测试厂房,进行快闪存储芯片的封装和测试,总投资额为1.98亿美元。2001年9月,英特尔新增投资3.02亿美元,这使得英特尔在上海封装/测试厂的投资总额达到5亿美元。目前英特尔在浦东有三个封装测试工厂,分别生产闪存芯片,芯片组和微处理器芯片。这三家工厂已成为英特尔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向全球任何地方的客户供货。
据上海市政府统计数字,截至到2004年,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累计出口总额已超过50亿美元,成为上海价值最高(以美元计)的出口基地之一。英特尔上海公司目前是外高桥保税区内投资最大的独资企业。
而在成都,英特尔的第一个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05年下半年按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第二个工厂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工,并于2007年初建成投产。每个工厂将聘用约700名员工。
在技术上,英特尔不再限制在中国市场技术使用,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重点与其全球业务重点一致,即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杰出的建筑模块及平台技术的供应商。除此之外,英特尔还致力于与国内产业积极广泛地合作并成为推动中国IT/通讯产业发展的基石。
比如成都工厂开工后,封装测试的先进微处理器将选用英特尔65纳米技术制造的芯片进行加工。而在上海工厂,将很快生产其双核和多核处理器。
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宗明先生表示:“英特尔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是英特尔近十年来在上海、以及二十年来在中国成功发展的里程碑。我们除了将坚定地履行对中国的投资承诺之外,还将一如既往地通过引入全球最前沿的技术、不断地培养本地研发力量、加强同中国业务伙伴和政府的合作来推动本土经济突飞猛进,我们也将继续通过促进本土的技术水平来带动整个产业和技术向前发展,并在上海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强化本地竞争优势,手持设备将是重点
改革开始20多年来,中国制造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痛。今天,所谓中国制造、印度服务更是在说明中国发展模式的不足。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们发现这种现象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再仅仅是工厂型的投资,而是研究性投资。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设立。英特尔就是典型代表。英特尔公司之所以选择中国上海设立技术研发公司有三大原因。
第一: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低廉一直被视为中国制造的关键。但是,与以往的中国制造恰恰相反,英特尔之所以在中国上海设立技术开发公司恰恰是看中了上海的人才,尤其是对芯片技术发展非常了解的人才,这是许多国家不具备的。
第二:本地化优势。支持本地化发展是本次英特尔扩大投资设立技术开发公司的主要原因。该项目将主要从事与全球同步的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开发以及中国的客户服务,包括封装技术研发部、快速存储器上海事业部、用户平台研发部和封装设备开发部等。其业务包括闪存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开发,台式机系统开发,服务器动力和热能的开发以及封装技术开发,以实现英特尔把最新技术带到中国的承诺。
第三:快速增长的移动通信市场。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市场无疑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移动通信市场。今天,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未来很多年都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英特尔而言,能否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中国市场将是未来的关键。因此,此次设立的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手持设备的芯片设计、封装以及测试,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本地化手持设备芯片开发。
今年恰逢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20周年,新的投资也预示着新的希望。我们更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使得“中国技术”能够成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口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