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海洋油气开发:海油工程(600583)、中国船舶(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中集集团(000039)
3、海工平台制造:振华重工(600320)、广船国际(600685)
4、油气开采服务:中海油服(601808)
5、设备设计总承:上海佳豪(300008)、江钻股份(000852)、杰瑞股份(002353)
6、海上石油直升机服务:中信海直(000099)
7、 综合录井仪、采油气树和油品分析仪:神开股份(002278)
8、 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产品:宝德股份(300023)
9、 钻头、钻具制造:江钻股份(000852)、杰瑞股份(002353)、 中原特钢(002423)
10、 海工设备钢材:鞍钢股份(000898)宝钢股份(600019)二重重装(601268)
11、 油气输送不锈钢焊接管:久立特材(002318)
12、海上起吊设备吊索吊具:巨力索具(002342)
13、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亚星锚链(601890)
14、 海底光电缆:中天科技(600522)
15、船舶舱室配套:雅致股份(002314)
16、钻井、油田综合测试服务:海默科技(000084)等
17、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一站式石油钻采装备制造商:山东墨龙(002490)
18、钢制管件、法兰以及管子加工和Ⅰ、Ⅱ、Ⅲ类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中南重工(002445)
19、海洋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干扰与对抗、电子科技产品和系统:海兰信(300065)四创电子(600990)
中核科技(000777)北斗星通(002151)海格通信(002465)歌尔声学(002241)
20、海工设备产品运输:中远航运(600428)
海洋工程装备的上市公司有:1.江钻股份:江钻股份主要从事油用钻头、矿用钻头、麻花钻头、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片、油用设备、高分子材料及器件、木业、纸业、天然气、精细化工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
2.杰瑞股份:杰瑞股份所购油气区块都是油气资源的探矿权,目前该区块尚未进入开发阶段。在未来2-3年处于勘探期,公司每年可以获得成功的勘探井生产的油气产品的销售收益,不会对公司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勘探阶段结束,才可以预估资源的全部价值,每桶探明可采储量价值约为6美元以上。
3.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研制,主要完成潜水器本体的航行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机器人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供应商,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名字命名的高技术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交通自动化系统等,其中,RD120-A点焊机器人、RH6-A6kg弧焊机器人产品、SIA-AGV-0T800全方位运输型AGV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4.中海达:中海达推出了多波束海底成像系统工程样机,可用于海底探矿。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基于高精度GNSS技术系统工程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高精度测量型GNSS产品系列、超声波数字化测深仪系列、GIS 数据采集系统、海洋工程应用集成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可广泛运用于测绘勘探、国土规划、海洋开发、数字农林业等国民经济40多个领域。
5.宝德股份:宝德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可生产3000米到12000米全系列交流变频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企业,也是是我国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系统行业最具竞争力、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公司专业从事石油、冶金及专用设备等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及系统成套正在积极开拓海工装备市场,岩气的发展将拓宽公司产品的业务领域,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技术储备。
6.银邦股份: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谋划在海洋装备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和商业推广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合作的战略方向。
7.中集集团: 集团的海洋工程业务基本确定了以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及海洋特种工程船三条主产品线的定位,完成并发展了由烟台、海阳、龙口及海洋工程研究院组成的“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战略布局。海阳来福士公司能够年产相当于2艘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模块。龙口来福士已经具备年产4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能力。集团下属子公司中集来福士(持股88.58%)及其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之一。
8.中海油服: 公司是中国近海最具规模且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油田服务供应商,操作着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主要分为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公司拥有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船队。在国内工作船市场上,公司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超过60%的市场份额。作为中国近海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近海工作船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在市场上拥有和操作规模最庞大和功能最广泛的大型装备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可服务于整个中国海域的油田服务市场。
在我们的印象中,数据中心应该是一排排的机柜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个很大的场地中。
但在服务器背后的过道里,可以看到服务器闪烁的蓝色和绿色LED指示灯将整个过道都照亮了,里面有数不清的风扇将热空气从服务器机架送到冷却设备中。
即使数据中心不断增加空调散热系统,也很难缓解数据中心内部存在的局部热岛问题,冷空气与热空气直接混合,冷量浪费很大,机柜上部的设备得不到需求的冷量。
于是冷通道遏制系统流行起来,将数据中心冷通道密封处理后,95%左右的冷风可以直接送到冷通道内而进入服务器机柜,所有机柜排出的热风被空调机组吸走。
光从这些点可能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数据中心庞大的散热系统。将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放到Google数据中心的各种颜色的水管中,简直可以震撼到我们。每根管道都被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样可以方便的区分出每个管道的用途。比如粉色管道可能是从冷水机抽来的冷水,而绿色管道可能是送往室外冷却塔的热水。
由此可见,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很大面积的占地空间,需要耗费巨量的电费同时维持机架上的服务器运行、空调降温系统的运行。所以像Google、微软、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在不断的尝试:因地制宜的采用外界自然资源来帮助数据中心省电、节能、减碳。微软水下数据中心进程2015年,微软Natick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团队在太平洋海底部署第一个数据中心,并在海底停留了105天。这个阶段主要是了解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海底数据中心的利弊,以确定由离岸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海底数据中心的可行性。
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大量的沿海海床可以免费使用,而不必付产地使用费,不用建设庞大的基础设施。可以利用海洋的潮汐运动、和海面风能产生的廉价电力为数据中心供电。数据中心在海底可以用海水来进行服务器的冷却,并且可以避开绝大部分的自然灾害。世界50%的人口生活在海岸线附近,并且全球互联网的主干光缆都位于海底。海底数据中心可以减少数据包延迟。
2018年Natick项目在英国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35.66米深的海底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这艘长12米的密封舱,里面有12个机架,864台服务器。为了减少氧化,密封舱内吸走了水份和氧气,取而代之的是氮气。
今年7月份,这台水下数据中心打捞了起来,864台服务器只有8台发生了故障。水下数据中心采用的是流动的海水自然冷却散热,可靠性却是其他同类产品的8倍。
微软水下数据中心意义重大对于在商言商的企业来说:利用风能/潮汐发电的电费便宜、水下数据中心不用产地使用费、不用降温/散热系统、又减少了维护成本,省下来的庞大开支就是利润。
一个传统典型的数据中心产地费用占15%,电力能耗占据所有成本支出的20%。其中能源消耗大约只有47%的部分进入了服务器,41%的部分散热消耗掉了。据统计,全球的数据中心每年消耗的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2%左右,可以想象微软海底数据中心对于节能减碳的意义。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