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对星形线进行研究是Johann Bernouli。星形线由于有四个尖端,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四尖内摆线(tetracuspid)。星形线于1836年被正式定名,首次出现在正式出版的图书(出版于维也纳)中。星形线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cubocycloid和paracycle。
若星形线上某一点切线为T,则其斜率为tan(p),其中p为极坐标中的参数。相应的切线方程为
T: x*sin(p)+y*cos(p)=a*sin(2p)/2 。
如果切线T分别交x、y轴于点x(X,0)、y(0,Y),则线段xy恒为常数,且为a。
星形线是由半径为a/4的圆在半径为a的内侧转动形成的。
在第一象限星形线也可表示为靠在Y轴上一个线段在重力作用下扫过的图形的包络曲线。
(阴影里的另一个弧是圆的一部分以做对比)
由对称性,S=4∫(0→a)ydx
=4∫(π/2→0) a(sint)^3 d[a(cost)^3]
=12a^2∫(0→π/2) (sint)^4(cost)^2 dt
=12a^2∫(0→π/2) [(sint)^4-(sint)^6] dt
=12a^2[3/4*1/2*π/2-5/6*3/4*1/2*π/2]
=(3πa^2)/8
拓展资料
星形线是内摆线的一种。星形线(astroid)或称为四尖瓣线(tetracuspid),是一个有四个尖点的内摆线,也属于超椭圆的一种。
旋转体表面积 :(12*π* a^2)/5
旋转体体积: (32*π*a^3)/105
面 积 :(3*π*a^2)/8
性质:
最先对星形线进行研究是Johann Bernouli。星形线由于有四个尖端,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四尖内摆线(tetracuspid)。星形线于1836年被正式定名,首次出现在正式出版的图书(出版于维也纳)中。星形线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cubocycloid和paracycle。若星形线上某一点切线为T,则其斜率为tan(p),其中p为极坐标中的参数。相应的切线。
如果切线T分别交x、y轴于点x(X,0)、y(0,Y),则线段xy恒为常数,且为a。
星形线是由半径为a/4的圆在半径为a的内侧转动形成的。
推导方法:
讲到星形线,就不得不提内摆线,其实星形线属于内摆线的一种,所以我要从内摆线开始讲起。
想象一下一个正方形,四边满足方程。
|x|+|y|=1。
然後你把这个正方形的四个边分别向原点拉,拉出一道弧线,这个就是星形线啦~至於方程嘛,你把这个正方形扩大一下,让他截距是a就有了一般的星形线方程。然後参数坐标里的\theta就是星形线上一点於原点连线和x正半轴的夹角。
容易证明星形线的任意切线夹在两坐标轴之间的线段长为定长R,这就相当于一把梯子靠在墙角滑动时梯子所形成的包络曲线,折叠公交车门就是使用了星形线设计减少了门开关时的活动面积。
总结方法:
其实再深入的话还有外摆线,平摆线,渐开线等等,它们都属于摆线族,其参数方程的形式有点相似,这里有个摆线绘制网站,其实就是小时候玩过的繁花规,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可以绘制出不同的漂亮曲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