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从水泥拌水到初凝为止, C3S与水迅速反应生成饱和CH溶液, 并析出晶体, 与此同时石膏也进入溶液与C3A反应生成细小的钙矾石晶体, 这一阶段水泥浆体呈塑性状态。水产物尺寸细小,数量又少。
第二阶段:初凝到24小时,水泥水化加速,生成较多CH、AFt,同时水泥颗粒上长出纤维状CSH凝胶体,将各颗粒初步联接成网,水泥浆凝结。网状结构不断加强,强度相应增长。
第三阶段:24小时以后,石膏耗尽,AFt转化成AFm,还形成C4(A,F)H13。CSH、CH、AFm、 C4(A,F)H13数量不断增加,水化产物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更致密,强度提高。
C-S-H凝胶:纤维状体系,是水泥石强度的主要来源。C-S-H凝胶的凝胶孔结构影响对水的吸收,对水泥石干燥收缩产生影响。水化开始时,C-S-H凝胶形成的覆盖层会减缓水泥的水化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凝结时间。
CH晶体: 结晶完好、六方板状、层状晶体,水泥石中最易受侵蚀物质.对水泥石的强度贡献很少。其层间较弱的联结,可能是水泥石受力时裂缝的发源地和侵蚀离子的快速通道。CH的有利作用:是水泥石的主要组成,是维持水泥石碱度的重要组成,是其他水泥水化产物稳定存在的重要前提。CH的不利影响:属于层状结构,易于产生层状解理,大量存在于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侵蚀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溶蚀性能、体积变形性能等密切相关),被视为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 。
水化硫铝酸盐:AFt晶体: 六方棱柱状、针棒状晶体、棱面清晰,主要出现在水化早期。AFm晶体: 六方板状、片状晶体,成簇或呈花朵状生成,水化后期。AFt对水泥石早期强度贡献很大,过量会使后期强度降低。生成时产生体积膨胀,易形成内应力,使结构破坏。AFt、AFm形成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