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度值什么范围好?

吸光度值什么范围好?,第1张

按照光度误差的要求,测定的吸光度,应该在0.2~0.8 的范围内。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试样浓度成正比,在不同的吸光度范围内测量,可引起不同的误差,分析工作者应予高度重视,分析样品浓度太低或浓度太高,吸光度值超越了合适的范围,都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应使被分析样品的吸光度范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扩展资料

当光度噪声大到一定程度、吸光度小到一定程度时, 吸光度就根本不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甚至会产生试样浓度变稀时, 吸光度值反而增大( 噪声所致) ,以致无法得到稳定的测量数据,在常规分析时,对大多数试样浓度大多取10~100μg/ ml , 相当0. 3~0. 7Abs 左右为最佳。

试样也不能太浓,吸光度也不能太大,如果试样的吸光度太大,因为杂散光的原因,使分析测试结果严重偏离比耳定律,可能会使分析误差增大,甚至会产生试样浓度增大时, 吸光度值反而减小等反常现象,杂散光可能使分析测试结果的数据偏小,也可能偏大;若测试波长以外的杂散光被试样吸收则测量数据偏小,若测试波长杂散光不被试样吸收则测量数据偏大。

在试样量允许时,试样应选择靠近最佳吸光度值( 0. 434Ab s ) 的浓度,从理论上讲,吸光度值为最佳值0. 434Abs 时,分析误差最小。如果被测试样太浓时,应向靠近0. 434Abs 的方向稀释,在不同的吸光度上测试,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都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光度

烧结试样的 SEM 分析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 S-520 扫描电子显微镜完成。首先将试样的新鲜断裂面在 IB-3 离子溅射渡膜仪中喷渡厚度约为 10 ~20 nm 的金,对结构致密的部分试样断裂面采用 40%浓度的氢氟酸 ( HF) 侵蚀 20min 后进行镀金,然后放入 SEM样品室内进行观察,电子枪电压采用 20kV,电子束流为 150 mA,并用照相方式记录样品的二次电子图像 ( 或称之为形貌像) 。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钙钛矿薄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钙钛矿电池性能的优劣。目前对钙钛矿薄膜质量的检测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微观检测手段,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钙钛矿薄膜的结晶程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钙钛矿薄膜的微观形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钙钛矿薄膜表面平整度等,这些微观检测手段不仅测试费用昂贵、制样繁琐、测试时间长,而且很难整合到实际的生产线中,无法满足后续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批量化生产要求。而另一种检测手段是使用常规光谱检测,如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荧光光谱(pl)等,也因价格昂贵,光路精度要求高,测试耗时等因素,限制了其在生产线中的大规模应用。

另一方面,钙钛矿薄膜的反应程度也会直接影响钙钛矿薄膜的质量,而目前对钙钛矿薄膜反应程度的判断尚未见到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溶液法还是气相法制备钙钛矿薄膜,只有当几种前驱体的摩尔量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时,钙钛矿薄膜才能充分反应,当其中一种前驱体的量不足时,钙钛矿就会出现反应不充分的情况。以最常见的mapbi3钙钛矿材料为例,它是由mai和pbi2两种前驱体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成,当mai前驱体的量不足时,钙钛矿的转化不充分,此时薄膜中会残留较多的pbi2前驱体,使得钙钛矿薄膜在光照下,从正面(入光面为正面,即导电玻璃基底这一面)看去会呈现淡黄色,说明钙钛矿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尚不充分。当mai的量逐渐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时,mapbi3的反应程度逐渐达到充分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从正面观察钙钛矿薄膜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变化会从淡黄色逐渐变为青绿色,再到淡蓝色,最后到紫色,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钙钛矿薄膜对光的吸收逐渐扩展至整个可见光范围。钙钛矿薄膜的这种颜色变化过程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其反应程度的指标。

机器视觉是一种使用机器代替人眼进行检测和判断的工业系统,其通过图像拍摄装置摄取待检测样品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会将检测样品的颜色、亮度、均匀性等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与数据库中的标准样品进行比对,从而做出判断和筛选,并将结果反馈给现场工作的设备和检测人员。相比于人工检测与筛选,机器视觉大大提高了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并在一些不适合人工作业的危险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器视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313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